《数列求通项》ppt1(9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数列求通项.rar 435.95 KB
└─数列求通项 (0 folders, 9 files, 0.96 MB, 0.96 MB in total.)
学情分析(申臻臻).doc 28.00 KB
观课记录(申臻臻).doc 22.50 KB
教材分析(申臻臻).doc 22.50 KB
教学设计(申臻臻).doc 177.00 KB
课标分析(申臻臻).doc 21.50 KB
课后反思(申臻臻).doc 22.50 KB
课件设计(申臻臻).ppt 533.00 KB
评测练习(申臻臻).doc 139.00 KB
效果分析(申臻臻).doc 21.50 KB 数列求通项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数列求通项是人教A版必修五第二章第二节第6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列求通项的几种常用方法。
2. 地位与作用
数列求通项是高中数学数列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前面已学习了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性质等,本节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因此,本节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数列求通项观评记录
点评:事实上,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均可用本课所述方法推证得到,这也是三种方法的教材背景.它们的求解过程就是把递推关系式像“链条”一样,按n, n-1, n-2……,3, 2, 1,把a n逐次“拉开”,层层迭代.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迭代法.这种解题方法的基础是递推的思想方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85页指出:“迭代法是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之一,应使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去体会迭代法的意义.
至此,形如a n+1 = an + f (n) 的数列,可用迭代法、累加法求通项;
形如a n+1 = an • f (n) 的数列,也可用迭代法、累乘法求通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35页指出“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可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等差、等比数列知识去解决新的数列问题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应引起师生的重视.
数列求通项的教学反思
通过批阅学案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处理问题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一开始展示了做的比较好的学生的学案来鼓舞和激励学生,引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本课中设计了互动和展示环节,让学生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展示规范的解答过程,让学生纠正错误及时改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方说:平时个别学生展示的机会较少在问题表达上还有欠缺,在讨论环节有个别学生不能迅速的参与进去。在时间安排上由于前面知识梳理和学情检测中耗费时间较长,以至于后面构造数列问题的讲解时间不够充分。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望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学情分析
一、 知识基础
初中在概括一列数字特征时就利用过数列的思想,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二章,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特殊数列归纳求通项的方法,而且对等差、等比数列的学习也使同学们对此两类特殊数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 认知水平与能力
高一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推理论证等能力 。但学生仍有一定的认知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
1、累加法、累乘法和构造等比数列的方法抽象且计算量大。
2、在已知前n项和求通项的过程中出现的两类形式不易接受和灵活运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