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ppt9
- 资源简介: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1.2 排列与组合(9份打包)
│【学情分析】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 (2).doc
│【观课记录】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doc
│【教材分析】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 (2).doc
│【教学设计】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doc
│【课标分析】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 (2).doc
│【课后反思】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 (2).doc
│【评测练习】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 (2).doc
│【效果分析】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doc
└─【课件】组合_数学_高中_吴晓兰_3703020003
校园春色.wmv
组合---吴晓兰.ppt
《组 合》教学设计
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 吴晓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它是学习二项式定理的重要基础;
②是学习概率初步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③通过学习排列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组合的概念,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区别;
2、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3、组合数性质及其应用;
关 键: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类比推理,概括出组合概念。
教学难点: 1、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关 键:通过逐步深入的课堂练习,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合情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学习了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与排列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运用两个计数原理与排列的知识;
(2)能力状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探究的能力、计算的能力、数学表达的能力,;
(3)学生的思维、性格特点:高二学生思维活泼,求知欲旺盛,学习积极性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组合》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组合、组合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利用排列与组合的推导组合数公式
3、使学生能应用组合的概念,组合数的公式解决一些与组合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对简单实例思考、分析、解决,初步形成组合、组合数的概念;
2、用类比、归纳的思想得出组合的概念,并深刻认识组合、排列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推导组合数公式并能进行简单应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能深刻体会排列与组合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会利用排列数公式及两个概念的联系来推导组合数公式;同时通过对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加深对排列、组合概念的理解,增强对组合数公式的记忆。
四、教法学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