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道小题,约8740字。
江苏省宿迁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分)(2013•宿迁)﹣2的绝对值是( )
A. 2 B. C. D. ﹣2
考点: 绝对值.
分析: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解答.
解答: 解:﹣2的绝对值是2,
即|﹣2|=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3分)(2013•宿迁)下列运算的结果为a6的是( )
A. a3+a3 B. (a3)3 C. a3•a3 D. a12÷a2
考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 分别根据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A、a3+a3=2a3,故本选项错误;
B、(a3)3=a9,故本选项错误;
C、a3•a3=a6,故本选项正确;
D、a12÷a2=a1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分)(2013•宿迁)如图是由六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的面积是( )
A. 3 B. 4 C. 5 D. 6
考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 先得出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再求出俯视图的面积即可.
解答: 解:从上面看易得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有2个正方形,如图所示 ,
共5个正方形,面积为5.
故答案为5.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同时考查了面积的计算.
4.(3分)(2013•宿迁)如图,将∠AOB放置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则tan∠AOB的值是(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认真读图,在以∠AOB的O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里求tan∠AOB的值.
解答: 解:由图可得tan∠AOB= .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5.(3分)(2013•宿迁)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考点: 统计量的选择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得答案.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即数据离散程度.
解答: 解:由于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所以能够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方差.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6.(3分)(2013•宿迁)方程 的解是( )
A. x=﹣1 B. x=0 C. x=1 D. x=2
考点: 解分式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 解:去分母得:2x=x﹣1+1,
解得:x=0,
经检验x=0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7.(3分)(2013•宿迁)下列三个函数:①y=x+1;② ;③y=x2﹣x+1.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
A. 0 B. 1 C. 2 D. 3
考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图象,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 解:①y=x+1的函数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y= 的函数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y=x2﹣x+1的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所以,函数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①②共2个.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图象,正比例函数图象,熟记各图形以及其对称性是解题的关键.
8.(3分)(2013•宿迁)在等腰△ABC中,∠ACB=90°,且AC=1.过点C作直线l∥AB,P为直线l上一点,且AP=AB.则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是( )
A. 1 B. 1或 C. 1或 D. 或
考点: 勾股定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 如图,延长AC,做PD⊥BC交点为D,PE⊥AC,交点为E,可得四边形CDPE是正方形,则CD=DP=PE=EC;等腰Rt△ABC中,∠C=90°,AC=1,所以,可求出AC=1,AB= ,又AB=AP;所以,在直角△AEP中,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DP的长即为点P到BC的距离.
解答: 解:①如图,延长AC,做PD⊥BC交点为D,PE⊥AC,交点为E,
∵CP∥AB,
∴∠PCD=∠CBA=45°,
∴四边形CDPE是正方形,
则CD=DP=PE=EC,
∵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1,AB=AP,
∴AB= = ,
∴AP= ;
∴在直角△AEF中,(1+EC)2+EP2=AP2
∴(1+DP)2+DP2=( )2,
解得,DP= ;
②如图,延长BC,作PD⊥BC,交点为D,延长CA,作PE⊥CA于点E,
同理可证,四边形CDPE是正方形,
∴CD=DP=PE=EC,
同理可得,在直角△AEP中,(EC﹣1)2+EP2=AP2,
∴(PD﹣1)2+PD2=( )2,
解得,PD= ;
故选D.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