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2150字。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8)
一、设计思路
对相似形性质的探究,往往是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本节课通过求“地块的实际周长与面积”这一情境,利用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这一空白知识的欲望。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究——说理”这一过程,发现相似多边形的周长与相似比的关系,进而通过合情推理,利用设参数的思想,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相似比的关系;再运用类比的思想,进一步的探究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思考时间,尤其是知识的形成,切不可强行灌输,草草了事,只有让学生明白其根源,才能得以自如的运用,进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二、目标设计
1、通过实践与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及面积与相似比的关系。
2、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相似多边形的周长及面积与相似比的关系。
3、经历“操作——观察——探索——说理”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理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三、活动设计
活 动 内 容 师生互动思考与安排
情境1: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图上,测得一个三角形地块ABC的周长为12cm,面积为6cm2,求这个地块的实际周长及面积。
问题1. 在这个情境中,地图上的三角形地块与实际地块是什么关系? 1:500表示什么含义?
问题2.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知识?
问题3. 在没有了解这些知识前,你能对这个地块的实际周长与面积作出估计吗?
问题4. 如何说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说明:通过这个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生活的需要。问题1要求学生知道这两个地块是相似的,比例尺1:500就是它们的相似比;问题2要求学生对所需知识作出一个估计;问题3是让学生在缺少这些知识的情况下作出一个猜想,让学生能感知要求这地块的实际周长及面积与相似比1:500有关;问题4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验证自己猜想的欲望,同时揭开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实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