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330字。
1.2 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1(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与测量学、航海问题等有关的实际问题;
2. 分清仰角、俯角、张角、视角和方位角及坡度、经纬度等概念。
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要点精讲**
1.仰角、俯角、方位角、视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方位角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叫视角。
2.坡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
用字母i表示。
3.解三角形的实际问题的常见题型
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范例分析**
例1.(1)平地上有甲乙两楼,甲楼高15米.已知从甲楼顶测得乙楼底的俯角为30°,又测得乙楼顶的仰角为15°.则乙楼的高是_________米( 15°=0.2679,精确到0.01)
(2)为了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的高度,某人站在A处测得塔尖的仰角为 ,前进38.5m后,到达B处测得塔尖的仰角为 .试计算东方明珠塔的高度 (精确到1m).
例2.(1)某舰艇在A处测得遇险渔船在北偏东45°距离为10海里的C处,此时得知,该渔船沿北偏东105°方向,以每小时9海里的速度向一小岛靠近,舰艇时速21海里,则舰艇到达渔船的最短时间是
(2)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 ,行驶4h 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 ,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 km.
例3.某观察站C在A城的南偏西20°方向,由A城出发有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距C处31千米的公路上的B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20千米后到达D处,此时CD距离为21千米,问此人还需走多少千米才能到达A城?
例4.隔河看两目标A和B,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 千米的C、D两点,测得
∠ACB=75°,∠BCD=45°,∠ADC=30°,∠ADB=45°(A、B、C、D在同一平面内),
求 之间的距离。
**规律总结**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分析:理解题意,弄清清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角形);
②建模:根据书籍条件与求解目标,把书籍量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③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理解这些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④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