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案,有教学设计说明,有说课稿。
《正弦定理》教案
南京市金陵中学 韩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
角度量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
归纳、猜想、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难点是正弦定理的推导和证明.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课师生互动探究,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师生共
同合作完成正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如图1,要在河岸两侧A,B两点间架一座桥.由于环境因素不可直接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站在与A同侧的河岸,可用的工具有皮尺、直尺和测角仪,你能间接测量出A、B间的距离吗?
探索:
(1)如果在与A同侧的沿岸公路上取一点C,能否借助测量工具在△ABC中求出A,B间的距离?
(2)结合实际情况,在△ABC(如图2)中哪些量能直接测量?
(3)在△ABC中,由上面几个直接测量得出的量,能否求AB的长度?
如图2,在△ABC中,已知A=75º,C=60º,AC=100,求AB.
分析:对于这个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可以尝试将非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解:如图3,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因为在Rt△ACD中,AD=ACsinC.
在Rt△ABD中,AD=ABsinB.
所以ACsinC=ABsinB,即AB=ACsinCsinB.
又因为B=180º-60º-75º=45º,
所以AB=100×3222=506.
二、学生活动
等式“ACsinC=ABsinB”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座桥梁,沟通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如果将△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那么该等式可以改写为 bsinC=csinB,
即 bsinB=csinC.
如果舍弃本题中三角形边与角的特殊性,这个式子是否对于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呢?
提出猜想:对于任意的三角形都有bsinB=csinC.
三、建构数学
猜想需要严格证明才能成为定理.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按照从易到难、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证明猜想,得出正弦定理.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1°若C为锐角,
则 AD=bsinC=csinB,
所以 bsinB=csinC;
2°若C为直角,
则 bsinC=b,csinB=b,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