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新坐标高考总复习数学(理,江苏专版)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课件+教师用书+课后作业(17份)
~$限时自测53.doc
第8章-第1节.ppt
第8章-第2节.ppt
第8章-第3节.ppt
第8章-第4节.ppt
第8章-第5节.ppt
第8章-第6节.ppt
第8章-第7节.ppt
第8章-第8节.ppt
教师用书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doc
课后限时自测46.doc
课后限时自测47.doc
课后限时自测48.doc
课后限时自测49.doc
课后限时自测50.doc
课后限时自测51.doc
课后限时自测52.doc
课后限时自测53.doc
平面解析几何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近几年课标区各省市高考题试卷来看,与本章相关题的分值约26分左右,占总分值的13%~15%.
1.对直线方程、圆及圆锥曲线的概念和性质的考查一般以填空题为主,重在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
2.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考查,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其命题形式常与向量结合,重在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另外定值问题,最值问题及探索性问题依然是考查的热点问题.
3.本章内容集中体现了两大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及数形结合的思想,且常与向量、不等式、导数等知识交汇命题,体现了综合与创新. 1.抓主线,构建知识体系,对直线、圆及圆锥曲线的基本定义、标准方程和相关性质应熟练掌握,如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解法及解题思想应灵活掌握.
2.依托基础知识,强化思想方法训练,直线、圆及圆锥曲线是数与形结合的完美载体,要熟练运用坐标法和“数形结合”思想,另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本章学习的另一个重点,应加强运用.
3.加强纵横联系,强化综合应用意识,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已成为高考的一大亮点,尤其应加强该部分知识与向量、函数、方程及不等式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解题中立足通性、通法、淡化技巧以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
4.突出重点,热点考查内容的复习,如定值(点)问题、范围问题,开放和探索性问题及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应用问题等等.
课后限时自测(四十七)
[A级 基础达标练]
一、填空题
1.(2014•镇江调研)点A(1,2)关于点P(3,4)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x=2×3-1=5,y=2×4-2
=6.
[答案] (5,6)
2.(2014•淮安模拟)若直线x-2y+5=0与直线2x+my-6=0互相垂直,则实数m=________.
[解析] ∵直线x-2y+5=0与2x+my-6=0互相垂直,
∴12×-2m=-1,∴m=1.
[答案] 1
3.(2014•盐城检测)l1,l2是分别经过A(1,1),B(0,-1)两点的两条平行直线,当l1,l2间的距离最大时,直线l1的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当两条平行直线与A,B两点连线垂直时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最大.
∵A(1,1),B(0,-1),∴kAB=-1-10-1=2,
课后限时自测(五十)
[A级 基础达标练]
一、填空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22.过F1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椭圆C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a>b>0),由e=22知ca=22,
故b2a2=12.
由于△ABF2的周长为|AB|+|BF2|+|AF2|=(|AF1|+|AF2|)+(|BF1|+|BF2|)=4a=16,故a=4.∴b2=8.
∴椭圆C的方程为x216+y28=1.
[答案] x216+y28=1
2.(2013•四川高考改编)从椭圆x2a2+y2b2=1(a>b>0)上一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1,A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B是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OP(O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
课后限时自测(五十三)
[A级 基础达标练]
一、填空题
1.(2014•徐州调研)若直线y=kx-2与抛物线y2=8x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且AB的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k=________.
[解析] 由y=kx-2y2=8x消y得k2x2-4(k+2)x+4=0,由题意得
Δ=[-4(k+2)]2-4k2×4=64(1+k)>0解得k>-1,且x1+x2=4k+2k2=4解得k=-1或k=2,故k=2.
[答案] 2
2.点P是圆(x-4)2+(y-1)2=4上的动点,O是坐标原点,则线段OP的中点Q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设P(x0,y0),Q(x,y),则x=x02,y=y02,∴x0=2x,y0=2y,∵(x0,y0)是圆上的动点,
∴(x0-4)2+(y0-1)2=4.∴(2x-4)2+(2y-1)2=4.即(x-2)2+y-122=1.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