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变换》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500字。
课题: 旋转变换
教材: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8册第24章第2节
授课教师:北京十二中分校 罗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变换,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使学生经历对旋转图形的欣赏、分析、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通过多角度地认识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发现旋转变换所蕴含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旋转变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用具,计算机及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例子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计算机演示动画图片.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的指针、电风扇的扇叶、车轮等,在它们的转动过程中,就包含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旋转变换.
通过举出与旋转现象有关的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旋转的感性认识.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旋转变换
问题1:这些旋转现象有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安排课件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抽象出数学图形的旋转变换的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修改、补充,总结出这些旋转现象的共同特点是“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绕定点转动”.
问题2:你能尝试叙述一下“旋转变换”的概念吗?
引导学生类比“平移变换”的概念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达成共识后教师进行板书.
(板书)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变换,简称旋转.
问题3:你认为在旋转变换的概念中,哪些是关键的字词?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回答,在其他学生补充后,教师指出:旋转变换的概念中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定点、方向、角度是影响旋转的重要因素,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介绍
和旋转变换有关的知识:
定点O称为旋转中心,
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到点A′,
那么这两个点叫做旋转的对应点.
问题4:钟表的指针在转动过程中,
其形状、大小是否发生改变?电风扇扇叶的转动呢?
学生就问题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出:“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并进行板书.
2.探究旋转的性质
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图形的旋转过程,
请学生观察后进行思考.
观 察
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
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图1
通过解决问题1,总结出旋转现象的特点.
通过解决问题2,抽象出旋转变换的概念.
通过解决问题3,抓住旋转变换概念中的关键词,认识旋转变换概念的本质.
通过解决问题4,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了旋转变换概念的内涵.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