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字。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一、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准确地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因此,新教材一改老教材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体系,第一章就采用身边的几何体——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入手来研究图形。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通过多种数学活动,发展直觉思维和空间思维,逐渐形成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从而了解为什么从不同方向看,并发展空间思维。
数学思考:经历识别物体的三视图,丰富对现实及图形的认识,培养动脑思考、大胆猜想,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清晰说明结论。
解决问题: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从观察几何体拓展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人文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活动过程,加强与他人交流,发展思维能力。
难点:认识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四、教学方法:(模式)
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归纳小结—巩固应用—反馈评价
五、教具、学具:
圆柱、长方体各两个,正方体、四棱锥各一个,水壶、杯子、乒乓球。
六、教学媒体:投影仪或录像。
七、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谁知道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呢?(参照课本P139题)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多美的山,多美的诗!(打出投影1:诗与画)诗情画意来自作者苏东坡从多个角度对庐山的仔细观察。从哪些角度呢?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在山中看。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能有些同学会纳闷,今天老师上数学课怎么会念起古诗来?其实,苏东坡通过作这首诗,教给了我们观察祖国大好山河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庐山奇妙、壮观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看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和数学中熟悉的简单几何体。下面同学们能否通过观察和抽象思维来回答问题?(打出投影2)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