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0字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初步证明;
2.使学生初步熟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用途、用法;
3.通过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取得“猜想”的认识过程,以及论证思路的寻求过程。
教学难点:成比例的线段中,对应线段的确认。
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投影仪及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的复习
利用投影仪提出下列各题使学生解答。
1.求出下列各式中的x:y。
(1)3x=5y; (2)x= ; (3)3:2= : ; (4)3: =5: 。
2.已知 。 3.已知 。
其中第1题以学生分别口答、共同核对的方式进行;第2、3题以学生各自解答,指定2人板演,而后共同核对板演所述,并追问理论根据的方式进行。
(二)新知识的教学
1.提出问题,使学生思考。
在已学过的定理中,有没有包含两条线段的比是1:1的?
而后使学生试答,如果答出定理——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那么追问理由,如果答不出,那么利用图1(若E是AB中点,EF//BC,交AC于F点,则AF=FC)使学生观察,并予以分析而得出 ,并指出此定理也可谓:如果E是△ABC的AB边上一点,且 ,EF//BC交AC于F点,那么 。
2.引导学生探索与讨论。
就着上述结论提出,在△ABC中,EF//BC这个条件不变,但 不等于 ,譬如 = 时, 应等于“几比几”?并使学生各自画图、进行度量,得出“猜想”——配合着黑板上画出的相应图观察、明确。
而后使学生试证,如能证明,则让学生进行证明,并明确论证的理论根据,如果学生不会证明,那么以“可否类比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证法?”引导,而后指定学生进行证明。
继而再问学生,是否还有包含线段的比是1:1的定理,学生答出定理——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后,画出相应的图(图2),并随即提出问题:
在梯形ABCD中,EF//BC的条件不变,但E不是AB的中点,仍如 = ,那么是否 也等于 ?
而后利用投影仪演示由三角形的一边“平移”后产生梯形的图(图3)。
就图3的“平移”演示,使学生在各自的已经画出的图上“发展”出梯形(包含EF的延长线),也得到 = = (补足图3中的比例式)。
3.引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并作补步证明,
首先引导学生就图1、图2回忆:它们是哪个定量的特例?学生答出后,随即提出问题:对于图3的两种情况,是否也能有一个定量,使它们是这个定量的特例?而后延长图3中梯形的各线段,得出图4,并使观察、试述出:
三条平行线 在直线 、 上截出线段 、 、 、 ,如果 = ,那么 = ,即 = 。
继而使学生仿照前面的证明,证明这个情况。
进一步提出: = (m、n为自然数),那么怎样证明 = ?并使学生试证,并概括为:
三条平行线 在直线 、 上截出线段 、 、 、 ,那么 = 。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由 = ,利用比例的性质还可得到哪些比例式?( = , = ,等)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所包含的各种情况,并类比着使学生说出定理所包含的各种情况,而后投影出,并指出分类的标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