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道小题,约8130字。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2014•广州)a(a≠0)的相反数是( )
A. ﹣a B. a2 C. |a| D.
考点: 相反数.
分析: 直接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
解答: 解:a的相反数为﹣a.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a,正确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3分)(2014•广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 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判断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旋转180°后能够重合.
3.(3分)(2014•广州)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 )
A. B. C. D.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在直角△ABC中利用正切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 解:在直角△ABC中,∵∠ABC=90°,
∴tanA= = .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4.(3分)(2014•广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ab﹣ab=4 B. += C. a6÷a2=a4 D. (a2b)3=a5b3
考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式的加减法.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A、原式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B、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C、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D、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A、原式=4ab,错误;
B、原式= ,错误;
C、原式=a4,正确;
D、原式=a6b3,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3分)(2014•广州)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2cm和3cm,若O1O2=7cm,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内切 D. 相交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由⊙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cm、2cm,且圆心距O1O2=7cm,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
解答: 解:∵⊙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cm、2cm,且圆心距O1O2=7cm,
又∵3+2<7,
∴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离.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6.(3分)(2014•广州)计算 ,结果是( )
A. x﹣2 B. x+2 C. D.
考点: 约分.
分析: 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分子,再约去分子分母中得公因式.
解答: 解: = =x+2,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约分,关键是正确把分子分解因式.
7.(3分)(2014•广州)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赛中,某小组八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7,10,9,8,7,9,9,8,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位数是8 B. 众数是9 C. 平均数是8 D. 极差是7
考点: 极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分析: 由题意可知:总数个数是偶数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则中位数为8.5;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7+10+9+8+7+9+9+8)÷8=8.375;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为极差,据此求出极差为3.
解答: 解:A、按从小到大排列为:7,7,8,8,9,9,9,10,中位数是:(8+9)÷2=8.5,故本选项错误;
B、9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9,故本选项正确;
C、平均数=(7+10+9+8+7+9+9+8)÷8=8.375,故本选项错误;
D、极差是:10﹣7=3,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与极差的概念,是基础题,熟记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3分)(2014•广州)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ABCD,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当∠B=90°时,如图1,测得AC=2,当∠B=60°时,如图2,AC=( )
A. B. 2 C. D. 2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图1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正方形的边长,图2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得.
解答: 解:如图1,
∵AB=BC=CD=DA,∠B=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连接AC,则AB2+BC2=AC2,
∴AB=BC= = = ,
如图2,∠B=60°,连接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AC=AB=BC= .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9.(3分)(2014•广州)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两点A(x1,y1)、B(x2,y2),且x1<x2,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y1+y2>0 B. y1+y2<0 C. y1﹣y2>0 D. y1﹣y2<0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根据k<0,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
解答: 解:∵直线y=kx的k<0,
∴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1<x2,
∴y1>y2,
∴y1﹣y2>0.
故选C.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