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奥秘》ppt1(课件+学案,10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x
  • 资源大小: 2.0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2/27 10:11: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课件+学案)
  17-18版:写作导学案(二)如何写好说明文.doc
  17-18版:第4课 张衡传.doc
  17-18版:第4课 张衡传.pptx
  17-18版:第5课 论无性造人.doc
  17-18版:第5课 论无性造人.pptx
  17-18版:写作导学案(二)如何写好说明文.pptx
  17-18版:自读文本 短文两篇.doc
  17-18版:自读文本 短文两篇.pptx
  学习活动:第二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doc
  学习活动:第二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pptx

  论追求
  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春色,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
  人,更应有所追求。每个人都应该和着时代的节拍,高唱一支自强不息的追求之歌。
  追求崇高的理想,把住信念的船舵。
  追求创新的事业,开拓希望的绿洲。
  追求美好的生活,奏响憧憬的乐曲。
  追求纯洁的爱情,酿造甜蜜的美酒。
  自古以来,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追求。蜜蜂追求花朵,苍蝇追逐腐臭。
  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
  庸俗的追求,使生命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
  工人的追求,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筑起一座座大厦高楼。
  农民的追求,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硕果累累的金秋。
  知识分子的追求,在充满荆棘的科学道路上艰难跋涉,勇往直前,永不停留。
  追求使生命之树常绿,使智慧之泉喷涌。
  追求中会有苦涩——不被失败的苦恼折磨,怎能体味成功的欢乐。
  追求中会有风险——万事都想平平稳稳,那是弱者和懒汉的企求。
  追求中,更有愉快——真善美的诗篇,在执着的追求中写就。
  人生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对知识的追求。终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知识的人,是生活的强者;浑浑噩噩打发时间的人,生活的航船难免会在无知的沙滩上搁浅。
  微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赏读: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实地实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治学求进的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递进的阶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赏读: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启示: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赏读: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李白在《行路难》组诗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此二句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之情。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梦还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赏读:学业由于勤勉而精进,由于贪玩而荒废;德行因为自我反省而完善,因为苟且随便而败坏。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学业上的精进和成功,就必须做到“勤”和“思”。
  一、作者视窗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
  ……
  ◆5    论无性造人
  论信仰
  没有永远荒芜的土地,没有永远干涸的河流,没有永远灰暗的天空,没有永远沉寂的山峦。
  土地再荒芜,不会拒绝一锄一镐的耕耘;河流再干涸,不会藐视涓涓细流的汇聚;天空再阴霾,不会永远遮挡住阳光的挥洒;山峦再沉寂,不会阻挡莽莽绿色的蔓延。
  信仰仿佛一盏心灵的明灯,引你走向漫长的人生之路。
  不相信冬天过去是春天,寒号鸟因此成了冬天的陪葬;不相信风暴过去有日出,萋萋花草一夜之间便化作伤感的落英;不相信荆棘过后还有坦途,人生旅途上便会少一份跋涉的激情……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唤起你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不是吗?跋涉于茫茫戈壁的驼队,纵然历经千难万险,仍不忘执着地负重前行,只因为他们不失找到一片绿洲的信仰。
  所以,沉浮于茫茫的人世,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所在,便是感受生活的爱之所在,便是憧憬理想的幸福所在。作为现代人,又怎能不爱生活,又怎能没有理想?
  失去信仰,也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做人的准则;也就无异于与虚无结伴,与行尸走肉为伍。记住,迈开人生的第一步,请与我们时代的信仰同行。
  微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赏读:“默而识之”,做学问应默然处之,平静对待。“学而不厌”,学不可间断,不可因一时失挫而沮丧,不可因烦躁气虚而废学。“诲人不倦”,人有求教于己者,应静气而教之,不因己私而隐之。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人应时时戒骄、躁、得失之心。学业相授,学生当恭敬而虚心,教师当仁怀而耐心,学生以师为模得道理,师以学生为镜得仁心。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论语》
  赏读:真正至性之人,心如虚空,即使才能扭旋天地,但其心却如无物无挂。人有才而恃才,则流于小气,不得大成。真才之人,可以才济世,如不遇则退而养性,如龙之能隐能现,此皆虚怀之心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习活动
  一、文本品读
  1.结合注释阅读《张衡传》,把握文意。
  活动提示:课后注释能帮助同学们疏通课文字、词、句及有关文化常识。对张衡的科学及政治上的贡献都会有所了解,因此课下注释一定要认真阅读并掌握。
  资料支持:按传记文学体例,文章以张衡的家世、学识、品性开篇,简略介绍其文学成就。张衡一生所居官职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太史令,一个是河间相,分别体现了他的才和德。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科学发明主要是浑天仪与候风地动仪,文章重点介绍了候风地动仪。任河间相体现了张衡政治上的成就。
  2.用简洁的语言讲述《张衡传》《论无性造人》的主要内容。
  活动提示:本项活动主要训练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完成该项活动须熟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从中概括提炼文本内容。
  资料支持:《张衡传》这篇课文叙述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成就,重点叙述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
  张衡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政治家,尤其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科学理论方面,著有《灵宪》《算罔论》等著作。在技术方面,发明了浑天仪,尤其是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能精确地测定地震的方位。这一伟大成就,比欧洲人要早1700多年。
  张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做出成绩,与他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慕荣利、反对骄奢、不趋附权贵、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是分不开的,这些高贵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直到今天,这些精神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与发扬。
  《论无性造人》,文章由理论上的生物体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出克隆造人的话题,明确自己的认识,认为其前景暗淡。并从被复制的人的窘境、克隆人的成长、克隆人的选择与标准等几方面简要分析论证。在接下来的具体阐述中,首先对克隆造人的可能性提出疑问,其次对克隆造人的必要性提出疑问,最后作者重申反对无性造人的观点,诚恳呼吁人类放下无性造人的事。
  3.依据文本,说说《张衡传》写作方面的特点。
  活动提示:可以先回顾传记文学的有关知识,再考虑叙事及语言特点,最后结合文本完成该项活动。
  资料支持: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