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初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9870字。
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 一 语 文
2024.7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教育ID号_____________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为更好地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班委会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小组并准备了资料,请你帮助完善。
下面是“乐游中轴”小组整理的中轴线景观的部分材料,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它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组成。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经过历朝历代锲而不舍地完善,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
中轴线城市景观序列长7.8公里,由北段、中段、南段构成。
中段北部
中段北部的城市景观主要由明清时期的皇家宫苑和祭祀建筑构成。这里有北京中轴线上等级最高、妇① 皆知的建筑,也有斑 ②闪耀的琉璃瓦顶、富丽堂皇的建筑色彩。景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也是俯瞰南北景观的最佳视觉节点。从景山山巅的万春亭沿北京中轴线向南、北眺望,笔直宽阔的街道、重叠对称的建筑形成了严整、壮丽的城市景观。
南段
北京中轴线南段由正阳门,经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止于永定门。它的北部前门大街北段周边是繁荣、热闹的商业街市;而南部则③ 乎不同,这里是明清皇家祭祀礼仪活动的核心区域,森然的古柏与掩映其间的宏大祭祀建筑构成了自然、寂寥和神秘的景观形态。
1. 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qì 俯瞰kàn 对称 chèng
B. 锲而不舍 qiè 俯瞰kàn 对称 chèn
C. 锲而不舍qiè 俯瞰gǎn 对称 chèng
D. 锲而不舍 qì 俯瞰gǎn 对称 chèn
2. 结合语境,横线处填入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孺 ②澜 ③炯
B.①儒 ②镧 ③迥
C. ①儒 ②斓 ③炯
D.①孺 ②斓 ③迥
3. “创意表达”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摘抄本上贴了一幅绘有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作品,请帮助选择最符合下面画作中建筑特点的一个词语,并用正楷字抄写在的田字格内。
《梦象??祈年》(刘鹏画)
A. 耀武扬威 B. 海市蜃楼 C.气冲斗牛 D. 垂垂暮老
“使者达人”小组的同学为更好地传播中轴线文化,还阅读了作家张之路的小说《雨燕飞越中轴线》一书。以下是其中一位同学写的读后感,阅读后按要求完成第4~5题。
北京中轴线南北延伸,如城市的脊梁,挑起北京城厚重的历史与现实。《雨燕飞越中轴线》一书里,中学生罗燕凌救助一只受伤的雨燕,进而得以从雨燕的视角由南向北俯瞰中轴线,了解和感受她的魅力和底蕴。这是一场在想象力的托举下不断打开视野的中轴线之旅。作者巧妙选取中轴线上的树作为线索,以树的历史故事串起中轴线的文化脉络:永定门前银杏树的叶子_______;太庙中的“树上柏”如屹立的守望者,与雨燕共诉历史沧桑;社稷坛的槐树和柏树如亲密相拥的挚友,与雨燕随风共舞……这些古老的树木屹立千年,亲历了古都的变迁发展,也展现了今日的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4. 小组同学想用“这本书妙在_______来讲述中轴线文化”的句子评价这本书,根据语境,从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介词和一个偏正短语将句子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A. 感受魅力和底蕴 B. 以雨燕的视角
C. 和受伤的雨燕 D. 由雨燕飞越
5. 语段横线处的话还没有写完。根据语段的内容、语言表达特点,将该句补写完整。
6. 教材中,唐代诗人①___________ 的诗作《②___________ 》也涉及了北京的文化古迹。诗题中的建筑,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 (共5分)
7. 默写。第(1)~(3)小题任选一题作答,第(4)(5)两个小题必答。所有试题须按顺序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