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教案辑录
- 资源简介:
- 约23170字。目 录
1 《湘夫人》(第二课时) 常德市津市一中 满浩英
5 《游沙湖》 长沙市长郡中学 谭艺琼
7 《将进酒》 衡阳市一中 谢展云
9 《项羽之死》 怀化市三中 易小玲
11《将进酒》 娄底市涟源四中 李鹏飞
13《将进酒》 邵阳市邵阳县二中 蒋红军
14《书愤》和《蜀相》 湘潭市湘乡一中 陈佑军
16《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湘西自治州古丈一中 瞿海蓉
19《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益阳市沅江一中 曹晓军
21《项脊轩志》 永州一中 唐小艳
24《登岳阳楼》 岳阳市汨罗一中 宋淼焱
27《春江花月夜》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张 艳
29《江南词专题探究》 株洲市八中 何文娟
32《菩萨蛮》(其二) 郴州资兴市立中学 黎先艳
33《项羽之死》 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 郝淑群
《湘夫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常德市津市一中 满浩英
【教学设想】
《湘夫人》瑰丽飘渺,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我是谁”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想象探讨,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不同层面解读诗歌,以期打开学生视野,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的】
1.通过涵咏诗句,充分认识诗歌思想意旨的丰富性,情感表现的艺术性。
2.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3.民俗文化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课程预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
刘勰距离屈原大约八百多年,他感受到屈原文字的生命力,并且预言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那么距离屈原时代200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屈原文字的鲜活吗?
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主题探究
争鸣:“我”的阅读——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诗歌中的“我”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见解。强调文本落实,以诗句印证观点。例如:如果“我”是湘君,从通过哪些诗句描写出湘君的什么心情,其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归纳学生意见,总结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四、拓展引申
从“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中透露的微妙心理,结合《九歌》创作背景,引导出楚地巫文化,从祭神曲的角度品味诗歌奇异的色彩,幽眇的境界,和注入其中的屈原自己的愁苦心情,体会诗歌那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
幻灯补充钱锺书的观点:“作者假神或巫之口吻,以抒一己之胸臆。忽合而一,忽分为二,合为吾我,分相尔彼,而隐约参乎神与巫之离坐离立者,又有屈子在,如玉之烟,如剑之气……”(钱锺书《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
播放傩戏视频,学生重读诗歌,体会。
五、归纳总结
本节课从“予”出发,多角度解读诗歌内涵,领会诗歌“如玉之烟,如剑之气”的妙不可言之意境。作者留给我们驰骋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