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16880字。
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班级开展“多彩河南•温馨节日”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找到下面一段有关河南春节习俗的文字,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春节可谓妇 ① (儒 孺)皆知,河南的春节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走在街上,便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不论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舞狮表演,还是让人忍俊不禁的大头娃娃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简化,使春节少了些往昔的热闹劲儿,不免让人感到遗 ② (撼 憾)。但那份对团圆的期盼、对新年的憧憬,依然深深扎根在每个河南人的心里,代代传承。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忍俊不禁( ) 憧憬(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 ②
2.小组成员梳理了春节传统习俗的演变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春节习俗历史悠久且不断发展变化。古时,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腌制腊味。过小年时,祭灶是重要活动,人们会在灶王爷像前摆上糖瓜等祭品,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到了民国时期,除旧迎新的氛围更浓,在除夕前,家家户户会张贴春联,内容从单纯的祈福逐渐加入了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期盼。新中国成立后,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更加普遍,大家互相拜年祝福。20世纪90年代,电视普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成为新的过年习俗。如今,随着科技发展,线上拜年、短视频分享过年乐趣等形式融入春节,让传统节日更具时代气息。
3.小组成员找到了一段介绍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重要的文化盛会,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推动了洛阳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①精心打造了众多特色牡丹观赏园区,使其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
②文化节背后蕴含着大量的策划与创新
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牡丹诗词朗诵、牡丹文创展示等
④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组织者们充分挖掘牡丹文化内涵
4.小组成员找到了四张传统节日食物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对应的节日名称。
① ② ③ 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感。每逢佳节,人们盼望归家的心情与木兰“①,②”(《木兰诗》)迫切想要归家的心情相似;春日里,同友人一同踏青,感受刘禹锡笔下“③,④”(《陋室铭》)的满目青绿;春社日时,伴随着箫鼓声此起彼落,作者希望随时能来游玩“⑤,⑥”(《游山西村》);花朝节时,看百花盛放,却也应记得花落时“⑦,⑧”[《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守卫者
徐全庆
①何长安前段时间总是做梦。梦中,他跪在父亲的灵堂前哭,撕心裂肺地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