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备考复习:《邓稼先》
- 资源简介:
约12070字。
第1课 《邓稼先》
《邓稼先》这篇回忆性散文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全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第二部分(两弹元勋);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高度评价并赞扬了邓稼先的突出成就、人格精神和爱国品质。
思考:这六部分能不能相互调换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调换,这六个阶段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①引子引出人物 ②总写邓稼先的一生、贡献 ③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④从另一角度表现人物性格 ⑤详写一个例子重点表现 ⑥总结
(一)课文思考
1.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点:都是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相同点说明的问题:说明两个人的成就都很大
不同点: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锋芒毕露;邓稼先最不引人瞩目的人物;不同点说明的问题:两个人的差距
对比着写的作用:突出邓稼先真诚坦白的性格
3.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邓稼先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4.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2)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