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有课件,有教案,约2970字。
2009年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活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案
授课教师: 李彤(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中学)
教材: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达成目标: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认识旋转,进而了解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并能作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揭示目标:经历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情感与态度孕育目标:欣赏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旋转现象,感受图形旋转变换的美学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形成旋转作图的基本技能。
难度:探索并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遵循“教为学”服务的原则,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图形的基本性质。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动态的旋转变换,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深入理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力争让学生自得知识,自觅性质,自悟规则。
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演示、学具操作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图形的旋转
利用多媒体出示下列四幅图片,进行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红双喜的翻折,观光缆车的移动,闹钟中钟摆的摆动,风车的旋转等现象,复习平移、翻折的有关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着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旋转的物体,得到旋转的印象,感受旋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进行抽象并数学化,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
(二)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
1.实际操作,尝试归纳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以风车的一片叶片旋转为例。
操作: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画出图中的叶片旋转后的另一个叶片。
思考:叶片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尝试归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这个旋转的一对对应点.旋转角是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
2.讨论交流,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讨论:在叶片(近似看作四边形)旋转的过程中,
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经过学生合作探索,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图形
旋转的基本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做或是头脑中的操作——思想实验,才能形成对数学的全面认识.为此,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概念,难点——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的探索,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这么一个探索的过程,才能形成对图形旋转的全面认识,也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图形的旋转。因此,本环节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操作——思考——归纳——概括”的基本范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