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7 21:46: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340字。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赓续中华文脉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李春艳
  ①重现保护传承。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
  ②强化发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文明诸多精神标识,如天下为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大力挖掘弘扬这些精神标识有利于我们感悟古人智慧、守护文化根脉,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新征程上奏续中华文脉,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的发掘弘扬。
  ③推动创新发展。《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新征程上赓续中华文脉,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深刻把握其发展规律与趋势,在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散布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创新表达激活力。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点,融通多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方式,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以文化互鉴促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传承不是闭门造车、故步自封,而是交流合作、守正创新,要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广泛深入加强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
  (摘编自《中国军网》)
  材料二:
  ①8月20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这款预热4年的国产3A力作,创作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玩家操控以孙悟空为原型的天命者,前往多个引人入胜、风格迥异的西游故地。游戏上线1小时内,steam平台同时在线玩家已高达104.5万人,并在美国、新加坡等12个地区实现游戏销量霸榜。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对文化工作的“保护与利用”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利用是第一要务。
  B.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就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C. 大力挖掘天下为公、自强不息、亲仁善邻这些精神标识,能帮助我们守护文化根脉、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D. 文化领域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里的文物、遗产、文字活了起来。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提纲挈领,简明地阐述了如何对待文物与文化遗产的问题,材料二则用事实反映了文化创新,两则材料呈现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B. 材料二第⑤段多处使用数字来论证安岳石刻“古多精美”,这些数字是事实的总和,比事例有更强的概括性,因而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 材料一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每段首句明确提出观点,三个并列观点使文章层次分明,论证逻辑简明清晰。
  D.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是中国游戏产业的胜利,更是“用世界品质,讲中国故事”文化创新的一个缩影。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激发文化活力”观点的一项是(   )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C.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D.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4. 材料一画波浪线处都使用了引号,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结合材料一分析《黑神话:悟空》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材料一阐明了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强调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创新性的发展路径。材料二则通过具体的实例《黑神话:悟空》展示了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细致描绘了游戏如何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为文化宣传与保护提供新思路。两则材料结合,引出保护传统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的深刻主题,结构清晰,论据有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利用是第一要务”错误。由原文“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可知,理解有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保护”在“保护与利用”中的首要地位。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