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8230字。
上海市静安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2024.4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何时可掇?(﹝东汉﹞曹操《____________》)
(3)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饮酒赋诗,开始很兴奋,随后沉浸到对生与死等问题的思考中;他在《兰亭集序》中评判老庄生死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异乎三子者之撰 ②. 明明如月 ③. 短歌行 ④.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⑤.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撰”“死生”“诞”“殇”。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昔周公之相也, 况处三公之尊,以养天下之士哉? (﹝西汉﹞桓宽《盐铁论》)
①皆诸侯卿相之人也,
②是以俊义满朝,贤智充门
③谦卑而不吝,以劳天下之士
④孔子无爵位,以布衣从才士七十有余人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④①
(2)前人批注有助于我们赏析作品,脂砚斋评语被认为是理解《红楼梦》的重要依据。脂砚斋认为贾政这一人物“有深意存焉”,下面对此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宝玉有来自上天的灵窍禀赋,贾政却来自人间现实环境。众人都在做梦时,只有贾政是醒着的。小说家给予贾政重任,让他兴建家园、重整家园,在各种紧要关头,起动警惕、总结、前瞻等作用。
贾政恨宝玉不务正,专在“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贾政打宝玉,是边怒打边流泪。贾政一路提醒宝玉什么是现实生活,随时鞭策宝玉,催促宝玉醒来,必须接受历练而成长成熟,否则不能做好自己承继贾府的准备。贾政是成人的标征。在痛恨儿子是无用之人的同时,作父亲的却也一眼看得见他奇异天生。
我们终于明白了批评家脂砚斋所言——贾政之为人物,“有深意存焉”。是贾政,扶养宝钗母子;是贾政,携贾母和黛玉等灵柩归葬南乡;是他,送别宝玉。可以说,掉落人间的补天之石是宝玉,支撑现实人间的则是贾政。
A. 对比宝玉的灵窍天赋,并讽刺礼教使读书人思维僵固
B. 凸显贾政的守旧思维,隐喻家族未来必然会走向衰败
C. 体现人在历练后,学会承担才是成熟面对生活的态度
D. 指出在现实人生中,可以选择浪漫地或理性地过生活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文段一】
①数字世界不应该是一个技术主导的世界,对数字时代的思考不能被技术专家独占。技术专家总说:依靠某种技术,我们会有哪些以前没有的智力和体力,以及这些能力可能带来的物质和经济利益,但他们却没有告诉我们应用这些能力所可能带来的人文、道德、伦理的后果,为什么这些能力从人文价值角度看是好的。
②离开了人文价值的制约,数字技术很可能走火入魔。今天的数字技术已经使得一种新的、增强版的对人的控制成为可能,这种控制的严密、彻底、全面均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今天这个数字媒体时代,我们更应该记住:对于数字技术、对互联网未来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