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8460字。
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⑴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⑵ ,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
⑶李白《蜀道难》中以“ , ”描写人行蜀道时的艰难和惊恐。
2.按要求选择。(5分)
⑴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40年前,费孝通先生通过对苏州吴江区的调查研究,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要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工业,解决农民本地就业的命题。近十年来, , : , , 。
①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箴言已然在他的家乡书写出生动实践
②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逐步照进现实
③齐心村为村民提供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等就业岗位,搭建富民增收平台
④随着吴江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
⑤开弦弓村探索出一条具有研学文化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A. ②④③⑤① B. ④②⑤③① C. ①④②⑤③ D. ④①③⑤②
⑵以上语段摘自某报纸,下列版面名称和文章标题与其最匹配的一项是( )。(2分)
A.民生版《绘就美美江村发展蓝图》
B.文化版《讲好现代乡村振兴故事》
C.时评版《打造乡村振兴吴江样板》
D.理论版《统筹规划苏州乡村建设》
二 阅读 70分
(一)光启中学文学社组织社员观看了电影《阿Q正传》后召开了电影改编得失研讨会。请阅读会议资料“书信”“影评”和发言摘录,完成第3-7题。(17分)
〔书信〕
1930 年 10 月 13 日,鲁迅致信给将《阿Q 正传》改编为电影剧本的王乔南:“我的意见,以为《阿 Q 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影评〕
《阿Q正传》改编: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
①文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语言指遵循语言修辞规约且具有审美性和意向性。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文学语言的共性特点,因擅将夸张与含蓄结合,喜用文白交杂,阐释其作品意向就有了难度。
②以《阿 Q 正传》而言,鲁迅选用戏谑的语调、口语化的对白、视听觉描写,编排了阿Q被打、打架、求婚、革命、杀头等一系列情节,推动整个故事的运行和阿 Q 命运的悲剧进程,展现出喜剧效果却不失其真,有讽刺意味又不浅露。仅举小说第一章“序”中阿 Q被赵太爷掌嘴的情节为例:
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 Q 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