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970字。
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文胜质则史。(《论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诗人惊醒之后梦中奇景消失殆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通常,科学家是保守的。___,___。然而,___,___,___。
①超弦理论也不例外
②他们接受新理论的速度较慢
③尤其是对那些做出的预测有些奇怪的理论
④超弦理论做出了任何理论从未提出过的最疯狂的预测
⑤任何有能力将如此多的物理本质浓缩成一个方程的理论都会产生深远的物理后果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③②①④⑤
(2)小宁尝试用古代名人动漫形象为当下的某些宣传语代言,以下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代言“创新引领,质量为本”。
B.孔子代言“嘉业伟绩众心创、善行义举小我起”。
C.庄子代言“与大自然共生,让绿色成为生活的常态”。
D.孟子代言“只有认清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教化”。
二 阅读70分
(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理想国,作为红楼儿女的栖息地,为红楼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需要强调的是,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大观园只可能是“虚拟园林”,而不会是“现实园林”。因此,大观园的文学性要高于现实性,艺术性要高于生活性。
②为何曹雪芹会创造出一座“虚拟园林”呢?这固然有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忽略时代背景的影响。明清之际关于“虚拟园林”,或者说“纸上园林”,有许多的记载,很多文人都在思考园林的建造成本和传世价值。比如,文震亨《王文恪公怡老园记》中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