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5月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23 8:17: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 约18170字。

  202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三模(5月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与文常
  1.默写。
  (1)物有本末,___________。(《大学之道》)
  (2)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化用屈原《九歌》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简答
  2.积累与运用。
  (1)描述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林黛玉
  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贾探春
  C.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晴雯
  D.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
  (2)某校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在以下画线处中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家长:
  您好!时光飞逝,转眼间您的孩子们即将进入高三。高三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特别需要您的【甲】绵薄之力。兹定于本周日上午10时举行 线下家长会,【乙】届时将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诚邀您【丙】拨冗出席,我们【丁】静候莅临!
  高二年级组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评点者的角色
  格非
  ①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文字镶嵌于原作的文本之中。对于阅读而言,它的强制性是一望而知的:读者不可能在阅读作者正文的过程中,对这部分增殖出来的文字完全无动于衷。一般而言,批评者的文字往往通过回目前的前批、题诗,回目后的总评,以及镶嵌于所谓正文中的眉批、旁批、夹批等手段编制进正式文本,从而与正文完全融为一体,无法分割。这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正文之外特殊的“附加信息”。
  ②追溯这一形式的来源,学术界见仁见智,已经有了不少重要的研究。然而我觉得它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阐释学和注释学实践有着相当深的关联。比如说对《春秋》经的阐释而形成的三传,使得《左传》、《谷梁》和《公羊》与经文一并传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并非仅仅是“经”的附庸,它在对“经”的质疑、补充或解释的过程之中,也使自己变成了完全自足的文本。甚至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