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浦东区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15 14:31: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8230字。

  2023届上海市浦东区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10分
  1.默写(5分)
  (1)物有本末,___________。(《大学之道》)
  (2)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_________》)
  (3)(3)杜甫《登高》中化用屈原《九歌》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5分)
  (1)描述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2分)A.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林黛玉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贾探春C.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晴雯D.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
  (2)(3分)某校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在以下画线处中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家长:您好!时光飞逝,转眼间您的孩子们即将进入高三。高三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特别需要您的【甲】绵薄之力。兹定于本周日上午10时举行 线下家长会,【乙】届时将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诚邀您【丙】拨冗出席,我们【丁】静候莅临!高二年级组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评点者的角色 格非
  ①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文字镶嵌于原作的文本之中。对于阅读而言,它的强制性是一望而知的:读者不可能在阅读作者正文的过程中,对这部分增殖出来的文字完全无动于衷。一般而言,批评者的文字往往通过回目前的前批、题诗,回目后的总评,以及镶嵌于所谓正文中的眉批、旁批、夹批等首段编制进正式文本,从而与正文完全融为一体,无法分割。这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正文之外特殊的“附加信息”。
  ②追溯这一形式的来源,学术界见仁见智,已经有了不少重要的研究。然而我觉得它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阐释学和注释学实践有着相当深的关联。比如说对《春秋》经的阐释而形成的三传,使得《左传》、《谷梁》和《公羊》与经文一并传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并非仅仅是“经”的附庸,它在对“经”的质疑、补充或解释的过程之中,也使自己变成了完全自足的文本。甚至我们今天在阅读《春秋左氏传》的时候,出现了完全颠倒了的关系:即经文(原作)往往成了“传”的附庸或参照物。
  ③中国古典小说评点从功能上看,评点者不仅像现代批评家那样对原作修辞、手法和结构作出某种评论性的意见,也会对作者隐含于文本中的许多奥秘和未发之覆加以揭示,从而对读者加以提醒和指导。甚至,他们会在批评的过程之中,直接发表自己的感慨与兴叹,对世道人心发表评论性意见。兴之所至,有的评点者竟自己会讲述一个与正文毫无关系的故事,从而使得读者不得不停止对原文本的阅读,而进入评点者的故事。所有这些内容,评点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强行将之编织进文本,与作者的原创意图本无牵扯。但这些评点文字在原作的第一文本之外形成了第二文本,或次生文本,它对于读者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一方面,由于采取了交织镶嵌的方式,次生文本本身也构成了读者的阅读对象。另一方面,评点者的文字不断地指涉原著的修辞或寓意,不论这样一种指涉是否妥当,都会对读者的阅读产生重要影响。
  ④甚至有一种批评者,他们与原作者是至亲好友,熟知创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那么,批
  3.(2分)第①段中加点词语“附加信息”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项作为隐含的前提条件能支持第④段画线部分论证( )(2分)A.与原作者关系越近,掌握的创作细节就会越多B.原作者的至亲好友,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造诣C.有一部分评点者,常会给原作者提供写作建议D.了解原作者的创作细节,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
  5.依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A.以“春秋三传”为例,论证了经文反而成为“传”的附庸或参照物B.评点者对读者加以提醒和指导,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C.对孤本或善本的评点,会随传抄、影印与过录一并流传,永垂不朽D.读者的评点使阅读变成一种“共时性”行为,构成全新对话关系。
  6.有人认为,第②段对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来源”的论述不够充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具体分析。(4分)
  7.小浦在阅读《红楼梦》时,发现小说第八回“黛玉出场”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颇有疑惑。你认为哪个版本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谈你的看法。(5分)【版本一】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摇摇(评点:摆摆)地走了进来。【版本二】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摇摇摆摆地走了进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光的笑容 鲍尔吉•原野
  ①光从长裙似的厚窗帘的脚下射进来时,只有三寸长,它落在提花地毯上,好像捕捉羊毛里的尘埃。如果你“哗”地掀开窗帘,光像洪水一般扑进来,占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还是节省点光吧,我一点点拉开窗帘,光像客人从一条窄道走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