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23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22940字。
上海市青浦区2023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 以下是青浦某中学高一学生阅读完《乡土中国》后归纳的阅读这类著作的策略,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关照全篇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逻辑。
B. 分析日常生活描写,领悟作品社会意义。
C. 抓住核心概念,以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
D. 梳理出作者所形成结论的相关研究思路。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
元宇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 , , , ,它是一个源于科幻小说的概念,首创于1992年的小说《雪崩》。作品描写了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既关联又分离的平行世界,现实中的人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以虚拟化身的形态投射在虚拟世界中。
①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
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
③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
④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2.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罗兰•巴特在《文之悦》里说:“文即织物。”对中国人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说文》释“文”的本义即“错画”。所以在中文里, 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
②巴特所见的“织文”,何尝不就是王安石所讥议的“编事”?但是李商隐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总是做得到“用旧合机”“用人若己”。他以一个统一的意思,让不同的文本像橘瓣一样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