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7:非文学作品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说明文、议论文)
- 资源简介:
约25600字。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7
非文学作品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说明文、议论文)练习版
1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
10、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近视漫谈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宫之一,它让我们把这个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打个比方,眼晴就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组合成了相机的镜头,眼晴通过这个“镜头”调整焦距,从而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是物体;反之,则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眼睛近视,主要是这个“镜头”的调焦动能失灵,不能精准地将物体的实像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轻则影响正常生活、工作,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视力障碍、视网膜脱落等。
据调查,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多达6亿,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青少年近视,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一是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强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负荷;二是缺少户外活动。当今大部分青少年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书、写作业,有的还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足。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物理学中衡量光照强度的单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内环境,光照水平一般不超过500勒克司,而室外环境即便是阴天,光照水平也可以达到一万多勒克司,大晴天更可高达十几万,这是室内光线根本无法企及的。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另外,户外活动时人常常会看向远方,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子在看书学习后休息、远眺,每天进行一定时长的户外活动。
(根据相差资料编写)
(1)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眼睛”比作“照相机”,生动地说明了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B.为保护视力,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参加足量的户外活动。
C.如果每天减少用眼负荷,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那么50%的人将不会发生近视。
D.室外光线强并含有多巴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有利于预防和延缓近视。
【答案】B
(2)文中插入两个图表,有什么效果?
【答案】内容上,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图表一显示我国青少年各阶段近视率高并呈上升趋势,图表二显示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的各项数据均不达标。形式上,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有了变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3)国外某眼科学会推荐保护视力的“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脑或手机,至少看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请结合上文知识解释该法则的合理性。
【答案】文中介绍用眼时间长会增加用眼负荷,法则明确了用眼时长,到了20分钟就要休息;文中说明休息、远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法则规范了用眼后的休息时长(20秒)和远眺距离(20英尺)。该法则具有合理性。
2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致孩子
夏风
一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所见到的,是你出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场景。
城市实行管控,学校推迟开学,街道空无一人,社区闭门禁行。
这是你正在面对的世界你从未想到,也不曾预见。
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不确定性。
你不知道你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今天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
瘟疫无情,你看见科学家废寝忘食地研究病理,他们在寻求规律;人生无常,你看见医疗队争分夺秒地抢教病人,他们在捍卫生命。能够在不确定中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