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3440个字。
《伤仲永》导学案
年级姓名
-----------------------------------------------------------------------------------------------------------------
学习目标
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意;
㈡了解文言虚词“之”“于”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情况;
㈢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㈣熟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叙事说理的写法,吸取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
预习课
一、基础知识
1、 作者简介
王安石: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文体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
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2、如何理解题目
3、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隶扳环谒邑称泯然
4、读课文
5、疏通文意
-----------------------------------------------------------
二、整体感知
㈠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㈡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三、品读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2、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3).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