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说课稿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2 22:59: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10个字。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它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我根据本课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这个特殊要求,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知识储备点:
  a、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创作背景。
  b、积累有关思乡爱国的名言警句。
  (2)能力培养点:
  a、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b、领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c、学习运用呼告、排比等修辞方法。
  (3)情感体验点:
  感受游子浓郁而炽痛的思乡爱国之情。
  3、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的重点:是领悟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炽痛的感情。
  教学的疑点:是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背景回顾法、问题引导法、情感共鸣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由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在课前广泛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资料,了解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之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把文本与秦牧的散文《土地》作比较阅读,学习文章的表情达意的方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需要通过读来体会情感,教学以听读、朗读为主。
  三、学法指导: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及教师引导法进行教学。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紧扣教学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以读来体会,以读来加强情感熏陶,因此我在教学上偏重于读,还有课前的准备工作。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是按“音乐导入——背景介绍——字词巩固——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