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0个字。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它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我根据本课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这个特殊要求,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知识储备点:
a、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创作背景。
b、积累有关思乡爱国的名言警句。
(2)能力培养点:
a、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b、领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c、学习运用呼告、排比等修辞方法。
(3)情感体验点:
感受游子浓郁而炽痛的思乡爱国之情。
3、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的重点:是领悟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炽痛的感情。
教学的疑点:是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背景回顾法、问题引导法、情感共鸣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由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在课前广泛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资料,了解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之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把文本与秦牧的散文《土地》作比较阅读,学习文章的表情达意的方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需要通过读来体会情感,教学以听读、朗读为主。
三、学法指导: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及教师引导法进行教学。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紧扣教学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以读来体会,以读来加强情感熏陶,因此我在教学上偏重于读,还有课前的准备工作。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是按“音乐导入——背景介绍——字词巩固——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