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0字。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托物言志的写法为重点,衬托的写法为难点。
[教学设想]
1、教学过程分为“诵读训练,整体感知——悟读欣赏,把握深意——拓展延伸,学以致用”三大板块。
2、课前制作PPT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3、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周敦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屏幕展示优美的荷花照片。
2、同学交流搜集的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例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介绍作者周敦颐,学生简介,教师补充。
4、介绍“说”文体的概念。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爱莲说,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训练诵读。
1、教师范读,配以古琴曲。
2、两三个同学读,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语句的停顿。
3、小组读,个人读,大家评。
4、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逐段进行,教师点拨,字字句句落到实处。大屏幕显示译文。
5、学生试背诵。
三、悟读欣赏,把握深意。
先听多媒体配乐朗读,然后小组讨论问题。问题均由大屏幕显示。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这段话中7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同学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谈。
明确:“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