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八)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6/25 20:26:2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940字。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八)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族艺术形象是各民族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经典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动植物形象及特定的场景形象等。纵观中外文化中的经典艺术形象不难发现:有些经典形象一旦在某部作品中被成功塑造,便可跨越不同时期、文化、地域、语言环境,从而焕发出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被改编为迪士尼动画片中的狮子王形象,古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在西方美术史的不同时期反复出现。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哪吒形象至今亦是众多领域争相诠释的经典形象。
  哪吒原是印度佛经中的神话人物,属于夜叉神的一种。早期的哪吒多呈现为“忿怒哪吒”的形象,其典型形象为左手持戟、右手叉腰,一双恶眼、面露凶光,以威猛狰狞的形象寓意其降妖除魔、法力无边的神奇威力。至宋代,哪吒与民间信仰的融合更为紧密,其镇妖降魔、刚勇威猛的神力得以强化,且又附以驱鬼治病的灵验法力,成为民间崇拜的神祗。此时,哪吒在形象上增添了“三头六臂”“三眼八臂”的传奇色彩。此外,哪吒闹海、哪吒拆骨还父割肉还母等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以文学叙事的方式塑造了杂剧小说中的哪吒形象。少年哪吒的动态形象在明代产生了重要变化,其具身化的形象不再是一位英武狞厉的少年英雄,而收敛了烈性,转变为如来佛祖身边的一位可人孩童。
  2019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风靡全球。此部电影中的哪吒,尽管依然是身着红肚兜、颈戴乾坤圈的孩童造型,但其黑眼圈、大而邪恶的眼神被称为“史上最暗黑的魔童”。与其暗黑形象形成反差的是,影片中的台词却充满了坚韧与执着,尤其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言,体现了哪吒洒脱不羁、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性格,契合了当代青年人对自由的渴求。
  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艺术形象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待民族艺术形象的传承上,我们既要尊重特定民族文化的自然进化规律,又要考虑不断变化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使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与时代同频共振,以致代代相传、福泽后世。
  (摘编自张爱红《民族艺术形象的跨界传承蠡探——以哪吒形象为例》)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大众传媒大规模涌现,文化经历了从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转移,人们的消费对象也随之延伸至产品的符号价值。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表达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维系文化记忆的连续性,又要回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期待。2025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引发现象级观影热潮,票房跻身全球影史前五,实现国产动画电影里程碑式的突破。影片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视觉奇观,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神话意象进行创造性转化,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文化记忆空间,为考查动画叙事中的文化符码创新提供了典型样本。
  在数字技术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播的交融语境下,《哪吒2》既注重传统文化符码的选择性保留,又通过艺术想象和技术赋能实现突破性表达。影片对哪吒日常形态的造型采取“简化”设计,并未对传统服装鞋袜、颜色纹样进行大量搬运复制,仅以“双髻”发型作为文化基因的视觉锚点。而当哪吒变身后,火尖枪、风火轮等标志性武器及三头六臂的经典法相等元素集中出现,这一视觉张力成功激活了本土观众深层的文化记忆。同时,影片采用云计算架构、分布式渲染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大量特效镜头,不断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姆雷特被改编为狮子王,证明所有经典形象一旦被成功塑造,便可跨越时代与环境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B.哪吒形象从诞生起就具有“三头六臂”“三眼八臂”的传奇色彩,《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形象“最暗黑”。
  C.《哪吒2》中的哪吒形象创新强化次要元素,构建新的核心符号,通过变身很好地激活了大众文化记忆。
  D.《哪吒2》运用云计算、参数化建模等先进技术,突破视觉表现极限,构建了数字时代的东方神话奇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哪吒从降妖驱邪的民间信仰对象,到承载当代青年个性精神的符号,体现艺术形象随社会心理需求演变的适应性。
  B.民族艺术形象的传承不仅是形式的延续,更是精神内核的重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言是对哪吒的精神内核的重塑。
  C.动画电影《哪吒2》的符号价值成为了人们的消费对象,可以印证视觉文化的兴盛,同时也印证了印刷文化的消亡。
  D.《哪吒之魔童降世》风靡全球,《哪吒2》票房大热,作为文化创新的样本,可以为更多电影制作提供重要参考。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论证思路是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指出方法,论述逻辑清晰。
  B.两则材料在论证视角上形成互补,分别从时间维度和技术创新维度展开论述。
  C.两则材料在论证时都使用了丰富的论据,多条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两则材料均将论证重心放在了对电影中哪吒形象的分析上,视点选择精准。
  4.材料二在论述文化传承的途径时,体现出辩证思维,试进行分析。(4分)
  5.你准备在班上做一次课前演讲,题目是“魔童哪吒在多元化传播环境中得到广泛认同的原因”,你可以从两则材料整理出哪些要点试进行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阿巴河畔不眠的倾听
  纪红建
  对面的人不想来,里面的人不想走。
  ——题记
  大兴安岭的夜,宁静纯美。
  看不到任何人为的光线,却时不时传来风吹林海的阵阵涛声,隐约听到百米之外阿巴河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宁静,这种纯美,令初次踏入这片土地的我沉醉不已。
  “汪汪!”
  “汪汪!”
  ……
  深夜11点多,营区前突然传来一阵狗叫声,荡漾在茫茫夜色中。它们边叫边跑,边跑边叫,越叫越勇,越叫越凶……
  在奇乾中队的第一个夜晚注定无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