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4670字。
山东省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之大,矛盾难免,差异必然。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是通过共同体的形式组织起来,命运共同体也将是人类社会的未来理想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美美与共,尊重文明差异,保护文明多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对于各国携手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从全民“共同富裕”到各国“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完全解决了这一难题。一些西方国家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且不同阶级之间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经验的总结,也是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的重要指引。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到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现代化的要义在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全面协调。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和“西方模式”的垄断地位,激励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参考。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为文明多样性注入强大正能量,为推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华文明历来追求“天人合一”。反观西方现代化模式,资本对利润的无止境追逐,导致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在创造了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各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借鉴,为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
(摘编自傅小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不懈追求》)
材料二: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课题,习近平以宽广的全球视野,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绘制了宏伟蓝图。这一理念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国际支持。中国是倡议者,更是践行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美与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它是人类社会初期生存的基本方式。
B.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相吻合。
C.“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D.“双碳”指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国向世界作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是为了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点。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阐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不懈追求”的观点。
C.材料二通过贸易、医疗、外交、文化、“一带一路”、环保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展示,彰显了“命运与共”的时代主题。
D.材料二摘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将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使解说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十分巧妙。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解决共同富裕这个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将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世界各国都将从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中得到启发,从而探索出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多样性作出的贡献。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全球视野,是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和平发展和世界繁荣绘制了宏伟蓝图。
D.向一些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向各国分享抗疫经验,承诺实现“双碳”目标,这些都诠释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对比论证的内容。
5.2022年2月,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口号的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举办至今,永久场馆赛后利用率达100%。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赛事及永久场馆赛后利用加以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女士们,先生们,太空电梯即将到达失重空间站,请做好准备,从右侧梯门下梯。”如果有一天,人们听见这样的播报声,会不会以为是在梦里?
20世纪初,被誉为俄罗斯“航天之父”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可真有这样的梦想。他设想,在地面上建设一座高到超乎想象的铁塔,一直建到地球同步轨道为止,在铁塔内架设电梯,人们便可以搭着电梯进入外太空。
但是,地球同步轨道高度为35786千米,而目前世界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