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080字。
2025年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语文)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让我们放松心态,在试卷中回顾语文学习之旅,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起步,访名贤,识桑梓,看山河……愿文化之光照亮你的青春之路!
第一站:缘河而行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它是气势磅礴的,也是柔情婉转的。它流经的区域( )是绿色的生态屏障,也是多彩的经济地带。它滋养的土地上创造出璀璨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犹如一条巨龙:黄河劈开青藏山川,穿过高原峡谷,出壶口、跃龙门、闯三门峡,行程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九曲十八弯,奔腾入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诗仙笔下的黄河,其源头之高、流程之远,如挟天风海雨般迎面扑来。远古的风穿过低吟的浪花,滚滚黄河水悠悠讲述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发展故事。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土地肥wò( ),我们的祖先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夏朝至北宋的3000多年间,黄河流域始终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多在此建都。黄河岸边,留下了当时中国人生产生活、行军打仗的诸多痕迹,数不尽的“黄河故事”见诸史册,成为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篇章。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区域( ) (2)肥wò( )
2.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诗仙”是唐代诗人( )的称号。
3. 文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几种修辞手法(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是气势磅礴的,也是柔情婉转的。”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B. 结尾句中“诸多痕迹”和“见诸史册”这两个词语里的“诸”意思相同。
C. 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过的《黄河颂》一诗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赞美黄河。
D. 作家梁衡用《壶口瀑布》这篇典型的游记散文赞美黄河刚柔并济的性格。
5. 名篇名句默写。
河流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历代文人墨客诗文创作的重要主题。它在《诗经》里流淌成爱情:(1)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崔颢诗中代表着乡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_____,_____;在王维笔下代表着苍茫: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_____,_____;在范仲淹眼中呈现出壮观:衔远山,吞长江,(4)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第二站:拜谒名居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