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950字。
2025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乡愁”是古诗词中的常见主题,是镌刻在中国文人骨血里的诗心。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雁思亲,足见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望月而问,诉说诗人思归而不得的伤感与无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道出游子漂泊他乡的孤苦与惆怅。
(2)学贵有“知”。《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温习学过的知识对于提升自我认知和理解的重要性;《虽有嘉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升自己。
【答案】 ①. 乡书何处达 ②. 归雁洛阳边 ③. 春风又绿江南岸 ④. 明月何时照我还 ⑤. 夕阳西下 ⑥. 断肠人在天涯 ⑦. 温故而知新 ⑧. 可以为师矣 ⑨.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⑩. 教然后知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雁、肠、矣、是、故、困”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材料一】我和周恩来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因为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
他是一个世家子弟,祖父是清代高官,父亲是声望卓著的学者,母亲也非常奇特(她读书很多,实际上还欢喜现代文学)。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才,所以周恩来似乎是注定了要做一个学者。可是,像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在民族意识觉醒的大时代中,对于文学的兴趣转变了。经过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méng芽而逐渐成长起来,周恩来也就被卷入了摇撼中国的社会革命运动。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注]1917年9月,青年周恩来为寻求革命真理赴日留学,临行前写下这首气魄雄伟、热情奔放的七言绝句。整首诗表达了青年周恩来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材料三】在这里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中国共产党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做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这样就是了。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序)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混( )合 méng( )芽
(2)“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一句的主干是_________。
(3)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纪实人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作者认为周恩来“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的原因。
(4)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出现了两次“像……一样”的句式,由此可见作者斯诺在西北革命根据地考察并进行作品纪实时有哪些值得肯定的优点?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