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三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4510字。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______,白露为霜。(《蒹葭》)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苏轼《卜算子??惠州定慧院寓居作》)
③《石壕吏》中,不仅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④山河千古在,______。(《南安军》)
⑤______,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答案】蒹葭苍苍,寂寞沙洲冷,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城郭一时非,毅魄归来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答案:
①蒹葭苍苍(注意“蒹葭”的书写)
②寂寞沙洲冷
③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④城郭一时非
⑤毅魄归来日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增强内心的弹性,去适应所遇的各种变数”,所谓“弹性”,就是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变通的性质。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中的人物是“内心有弹性”的“智者”,请结合原著中具体的事件说明理由。
备选名著:《红岩》中的许云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提示:①至少联系两件事;②不少于80字。
【答案】示例一:我选《红岩》中的许云峰。理由:与市委书记李敬原茶园接头时,许云峰面对叛徒甫志高的搜索,有意将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引向自己,成功掩护了李敬原;在被特务头子徐鹏审讯时,许云峰巧妙将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被囚于无人看守的地窖中时,许云峰利用敌人的疏忽,进行着特殊的战斗,为战友们越狱秘密准备了通道。由此可见,许云峰是内心有弹性的智者。
示例二:我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理由:当保尔发现曾经思想纯美的冬妮娅与自己的信仰相冲突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党的事业,放弃了个人情感;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理性地拿起“文学”这一武器,开始了新的战斗。由此可见,保尔是内心有弹性的智者。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故事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保尔??柯察金从底层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他历经战争、伤病,即便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仍坚持创作。小说歌颂其顽强精神,激励无数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
作答此题,首先理解核心概念:“内心弹性”指面对困境或变化时,能灵活调整策略、适应现实的智慧。然后筛选关键事件:从备选人物中选取体现其“调整与变通”的典型情节,需至少两件事。分析事件如何体现人物的适应性,避免脱离“弹性”空谈事迹。
示例一:我选《红岩》中的许云峰。理由:与李敬原茶园接头时,发现叛徒甫志高异常,他立刻以主动交谈吸引敌人注意,牺牲自己保全同志,展现随机应变的机敏。被囚地牢时,他假意顺从特务“调查”,实则暗中观察地形,用手挖通石壁为越狱铺路,在绝境中化被动为主动。由此可见,许云峰在生死考验前始终保持冷静,以灵活策略应对危机,是兼具勇气与智慧的“弹性”智者。
示例二:我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