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590字。
安徽省2025年名校之约大联考•中考导向压轴信息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报效祖国,建功立业,是古诗词中永恒的主题。“______,______”(《凉州词》),王翰以豪迈旷达之语,尽显战争残酷与战士视死如归的悲壮;“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用典故表明了自己渴望得到重新起用,以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直接表达了要完成恢复中原大业,渴望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
(2)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不乏勇于担当的人。诸葛亮临危受命,用“______,______”(《出师表》)写出了自己的赤胆忠心;范仲淹用“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言明心志,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答案】 ①. 醉卧沙场君莫笑 ②. 古来征战几人回 ③. 持节云中 ④. 何日遣冯唐 ⑤.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⑦. 受任于败军之际 ⑧.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⑨.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⑩.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醉卧、遣、冯唐、赢得、忧”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bà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虽然也须略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
【乙】从卦、爻辞里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看,我们知道这些是西周初叶的纪录,纪录里好些是不联贯的,大概是几次筮辞并列在一起的yuán故。那时卜筮官将这些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易”是“简易”的意思,是说筮法比卜法简易的意思。本来呢,卦数既然是一定的,每卦每爻的辞又是一定的,检查起来,引申推论起来,自然就“简易”了。不过这只在当时的卜筮官如此。他们熟习当时的背景,卦、爻辞虽“简”,他们却觉得“易”。
(1)给加点 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bà( )了 剪裁( ) 爻( )辞 yuán( )故
(2)结合《经典常谈》整本书回答:《周易》在古代文化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要求答出两点)
(3)在《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先生对众多经典的解读展现了经典在不同时代的价值与意义。请结合书中对《尚书》《周易》的阐述,谈谈经典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 复兴学校开展以“数字时代的生活与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班上开展一场关于“线上学习好还是线下学习好”的辩论会,下面是正方(支持线上学习)辩手的阐述,请你根据语境,补充横线上的内容。
我方认为线上学习更好。首先,______,无论在家还是在旅行途中,只要有网络就能学习。比如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线上课程正常学习,没有耽误学业。其次,线上学习资源丰富,有很多名校的公开课、名师的讲解视频,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而且线上学习可以随时暂停、回放,方便我们理解消化知识,这是线下学习难以做到的。
(2)在数字时代,短视频成为一种热门的信息传播和娱乐方式。下面是关于短视频的数据调查,请概括表格中的主要信息,答出两点且不超过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