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6/1 19:57: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4 总计:1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450字。

  湖南省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
  ①“老王,你这个房子不能再住进去了,也不要着急回去取家具,只要人平安,今后生活就有希望!”8月21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镇桑园涧村,庄里沟河道边,杨春城指着一间危房,对村民王春萍说。
  杨春城是九龙镇纪委副书记,正在进行灾后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从九龙镇政府到这里,平时不到15分钟的车程,8月1日那天,我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忆起当天用“鸡毛信”报平安的情形,杨春城的声音逐渐哽咽。
  在村里小卖部写下“鸡毛信”
  7月31日,暴雨如注。九龙镇紫石口沟、庄里沟、峨峪沟3条河流水位不断上涨,在6个小时内全部溢出河道。河水漫过省道公路,形势危急。
  杨春城从太平村连夜转移受灾群众,回到镇里时,已经是次日凌晨3点40分。望向办公室墙上自己绘制的镇灾害隐患图,杨春城眉头紧锁:“九龙镇北边的8个行政村地质条件复杂,离河又近,很可能出现险情!”
  打去电话,回应他的只有一串忙音:暴雨泥石流已将通信光缆、信号设施冲垮,公路更是完全无法通行。8个村庄、5000多名村民处于失联状态,牵动着九龙镇所有党员干部的心。
  凌晨5点,窗外雨势略有减小。杨春城连忙找到九龙镇党委书记李䶮:“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熟悉地形路况。我申请立刻向北出发,实地摸排所有失联村的人员伤亡情况!”
  “杨书记,您年龄不小了,我和您一起去,咱们路上相互照应。”同为党员的景剑峰也请缨同行。就这样,两人果断冲进了雨中。
  道路被泥石流阻断了,杨春城和景剑峰就徒手翻过泥石堆绕路前行。到达第一站罗古台村时,已是早上8点。这两三个小时里,他们在路上没有遇到一个村民。
  “见到罗古台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生海和他身边的几个村民时,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终于见到了平安无恙的乡亲们!”杨春城回忆。经过入户摸排确认:该村村民全体平安。
  杨春城和景剑峰来不及过多欣喜:“必须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回镇上!”手机没有信号,他们决定用最简单,也是最实际的办法——手写信件。景剑峰在村里的小卖部找来纸和笔,把雨披垫在纸下,一笔一画写下:“李书记、许镇长:见信如面,我和杨书记已到达罗古台村,罗古台村无人员伤亡,平安。”
  信写好了,谁来送?杨春城迟疑之际,张生海走上前一把抢过信件:“老杨,你们赶紧去下一个村,这封信我来送!保证完成任务!”“好!这封信关乎镇党委的下一步救援计划,你把它当‘鸡毛信’,务必平安送到李书记手上!”杨春城再三嘱咐。
  不敢有一点耽误,张生海沿着杨春城二人来时的路,翻越重重障碍,在中午12点前,把第一封“鸡毛信”交到了李䶮手里。
  ②爬山坡、过山涧、跨泥流
  此时,杨春城和景剑峰已经来到了铁角村附近。他们所站的位置,正与村子隔河相望。湍急的河流发出巨大的声响,二人根本听不清对面村民的声音。杨春城边喊边用手势比划。终于确定铁角村全体村民平安无伤亡后,嗓子已经哑到说不出话……
  继续翻山越岭,继续向上攀登。走过铁角村,二人被泥石流挡住了去路。若选择绕路,需要多走约50公里。
  怎么办?他们在岸边观察,发现两次泥石流的间隔较为稳定。
  ③时间不等人。“只要算准时间、找准落脚点,穿越泥石流是可以实现的。”杨春城和景剑峰决定闯过去。
  “一个不小心,没踩稳,泥水就没过了膝盖。”杨春城回忆着,撩起裤脚,腿部黝黑,显出一道道泛白的疤痕,那是泥石留下的伤疤。
  杨春城算着泥石流的时间,景剑峰跟着杨春城的足迹。20分钟后,两人终于闯过这条30米的山涧。景剑峰最后一脚稳稳踩实的瞬间,泥石流从他身后滚下。
  就这样,爬山坡、过山涧、跨泥流,杨春城和景剑峰走到了庄里村,穿过了庄头村,又看过了高铺村。确认过村庄受灾情况后,他们便写下一封封信,请准备下山的村干部或村民带去镇里。
  “谁也不知道这些信能不能安全带到。”杨春城说,所以每一封信中,都会把前面已经经过的村庄情况重新复述一遍。一封封信,越来越长。
  “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
  经过近12个小时的跋山涉水,接近下午5点,杨春城和景剑峰到达海拔1600多米的岭南台村。这是8个村庄中距离镇中心最远、海拔最高的村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报道叙述了因暴雨洪灾通讯中断,九龙镇基层干部手写“鸡毛信”,及时通报受灾村庄情况的感人事迹。
  B. 文中对写信过程的详细描写,生动展示了干部们在困境中积极有为的情景,同时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画面感。
  C. 村民吴大姐的话,体现了她的惊讶、感动之情,又把干部和其他胆小的村民对比,突出了干部们的勇敢和无私奉献精神。
  D. 报道叙事完整,通过具体行为、地点变化和心理描写,表现紧张的摸排过程,最后以事件的总结和情感的平复收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节描写是这篇报道
  重要特色,通过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新闻事件更加真实、人物更加鲜明,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B. 这篇新闻报道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属于消息,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报道,不虚构、不夸张,力求还原事件真相。
  C. 形象性也是这篇报道的重要特征。文章用鲜活的故事、平凡的用语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物的真实情感,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D. 在这篇报道中,直接引语的巧妙运用极大增强了真实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现场,感受当时的氛围。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用日常对话,没有任何修饰和夸张,完全来自现实生活,这种交流方式让人倍感亲切。
  B. ②用三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构成排比,强调杨春城和景剑峰二人行进之迅速,刻画了洪灾中“逆行者”形象。
  C. ③句式简单,但有力度,传达出关键时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体现了干部们面对灾情时的决心和行动力。
  D. ④用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示灾后生活的逐步恢复和正常化,使灾后恢复工作更加具体真实。
  4. 新闻报道作为叙事文体,行文以叙述为主,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方式。
  5. 这篇作品荣获2024年“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如果要为这篇报道写颁奖辞,你该怎么写?请列出颁奖辞要点。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①我走的时候,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