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5年高考诊断性测试(三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2540字。
山东省烟台市2025 年高考诊断性测试(三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在旧中国简直是无法想象的。①这个伟大成就是谁也不能否定,谁也无法否定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科学技术力量还很薄弱,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什么状况?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在这方面不用说落后一二十年,即使落后八年十年,甚至三年五年,都是很大的差距。
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作用。但是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我们现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同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如实地指明这种落后状况,会不会使人们失去信心呢?这种人也可能有。这种人是连半点马克思主义气味也没有的。对于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认真地去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才能够正确制订我们的战略规划,部署我们的力量;才能够更加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尽快改变这种情况;也才能动员人们虚心学习,迅速掌握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
②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③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中国的革命,吸引着世界各国革命人民,与之共呼吸。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已得到并且必将进一步更广泛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对于一切在科学技术上帮助过我们的国际朋友,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节选自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契合,这为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成就提供了重要前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与实际效果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高度契合,奠定了双方相互结合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实证”的治学原则是相一致的。
(节选自刘震寰《发扬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旧中国,我国的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B.我们学习外国人的长处,就会得到并且必将进一步更广泛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D.新时代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最新成果,在于更强调行对知的促进作用,突出实践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技术落后的现状,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这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要坚持独立自主,又要学习别国的长处,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C.知行合一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的思想高度契合,表明来源不同的文化也可以相互成就。
D.《改造我们的学习》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对于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意义重大。
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中“不能”强调主观上的不可选择,“无法”强调了客观上的不可行,二者位置不可互换。
B.句②中“才能”强调改变落后的必要性,语气坚定;“才有可能”突出赶超之难,表达严谨。
C.句③中运用“不仅”“即使”“也还”等关联词,使句意层次分明,强调向先进学习的重要性。
D.句④中三个并列短语与前文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相呼应,增强了论述力量。
4.材料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请梳理其思路。(4分)
5.材料一很好地体现了材料二所主张的“发扬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精神”,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宇宙不在场
段子期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①
成功了,“天问号”的航线将保持原先的轨迹,而他只能停在原地,无法进入“天问号”舱内。吴集解开绳索,他们的啜泣声顺着无线电轻轻敲打他的耳膜,“回不去了”,他说,“你们保重啊。”
他肉眼仿佛能看到前方那团辐射云,那团由微观粒子流聚集形成的云雾状态的物质,像一团发光的五彩的棉絮。最后浮现在他脑海中的竟然是一个赌约,一场宇宙尺度的赌约,吴集每每想起都觉荡气回肠。他曾想,最终分出胜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