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730字。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如果归入海洋是河流最终的宿命,那么,有一条河注定是失败的,它就是位于我国新疆的塔里木河。2179千米的身躯,让它自高山峡谷奔腾而下,又在苍茫大漠间驰骋千里。于黄河而言,它的干流水量较小,却同样可以被称作母亲河。于长江而言,它的长度只有三分之一,却滋润着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
与很多大河相似的是,塔里木河的故事也源于高山之巅。在世界第二高峰一—乔戈里峰东南侧,十余条冰川从山巅倾泻而下,这里便是塔里木河的主源之一—叶尔羌河的起点。当气温升高,大量冰川开始融化并不断汇聚,再加上少量的大气降水,叶尔羌河便有了最初的模样。随后,随着沿途众多冰川融水的注入,叶尔羌河开始壮大,成长为了一条少年河流。不仅充满活力,胆子也越发大了。它在群山之间横冲直撞,不断下切,开辟出了一条条峡谷。在峡谷内,它将自己拧成“一股绳”,冲破碎石,浩荡前行。与此同时,由于高山冰川的发育,无山的阿克苏河,昆仑山的和田河与亮里雅河如供尔羌一般同样欢腾雀跃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涌入大海,为此不懵一切代价突破群山。最终,在莎车县,吓尔羌终于摆脱了火山的束缚,完成了最艰难的挑战。
然而,让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曾经孕育自己的群出竟然扼杀了眼前的塔里木盆地。此刻,呈现在它面前的是另一番天地:中国最夭的沙漠塔克拉玛干,这里终年被干旱笼罩,年均降水量只有23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800毫米。目之所及,黄沙遍野,了无生机。叶尔羌犹豫了。莺翼上,不止叶尔羌,从四周高山奔流至此的河流们都犹豫了。它们衣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更无法想象未来将要面对什么。但很快,它们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一切。
河流们首先想到的是尽可能地“发散”自己,从而滋养更多的土地。它们利用出山口的天然地势落差,将流速骤减,并舒展身躯,使水流向四方散开,于是河流中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冲积扇诞生了。而当其范围逐渐扩大,彼此连接时,便成为了冲积扇群。当大面积的土地被冲积扇鬣藟,受到流水的滋养,开始变得湿润,绿洲就诞生了。
它们满怀信心地继续向大漠深处挺进,肿尔羌也逐渐褪去了峡谷中的稚气与莽撞,成长为一条青年河流。在新疆阿拉尔市,奔腾了近千公里的叶尔羌河拼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维力气,最终瘫倒在大地之上。幸运的是,一路向北的和田河及时赶到,与从天山奔腾而下的最强援军——阿克苏河撞了个满怀。自此,一条驰骋大漠、缔造奇迹的河流——塔里木河诞生了。
在沙漠地带,由于河床及沿岸泥沙较为松软,极易冲刷,河流的摆动十分剧烈。塔里木河在大地上画出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而当其过于弯曲致使凹岸相连时,河流便“裁弯取直”,使原有河道逐渐废弃,形成形似牛轭的湖泊。此时的塔里木河也找到了对抗大漠的新办法。夏季,较高的气温使上游冰川快速融化,河流补给量增加,再加之偶尔到来的水汽形成的降水,塔里木河有了明显的枯洪变化。每当洪水来临,它便让水流借势冲出河道,四处漫溢,覆盖更为广大的土地,更有可能打通新的通道,致使河流改道。这使得更大面积的沙漠得到了水源的滋养。与此同时,流水也可不断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为四周甚至其他地区的生命提供生存的可能。而当其遇到地势低洼处,更可孕育小型的湖泊与湿地。至此,沙漠因为塔里木河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不仅滋长着生生不息的绿洲,更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文明。
然而,在塔里木盆地的东部,一个耳朵状的低地出现在灰地之上,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罗布泊,数千年前,作为盆地的最低点,彼时的罗布泊承接着来自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孔雀河在内的众多河流,湖面广阔无垠,最大时可达1万平方千米,超过了如今青海湖的两倍。充沛的水源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楼兰古城,这里不仅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印度的佛教、希腊的艺术、东方的织锦也在这里人胆融合,共同塑造出了一个更无前例的“国际化”王国。
但之后,随着气候逐渐变干,再加上盆地内南高北低的地势差距,塔里木河彻底离开了罗布泊。由于受到强蒸发与强下渗的影响,再加上补给较少,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似乎也进入了迟暮之年。河道内,滔滔的河水被导静的细流所替代,漫溢的黄沙凌乱地散落在四周。上世纪50年代,塔里木河点游灯面积的水土开发,致使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直至70年代,自大西海夺水库向下的321 公里河道彻底断流,台特玛湖干涸,两岸胡杨大量死亡,人们被迫迁移,留下了众多城镇遗迹,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楼兰”。
于是,一场河流保卫战打响了。本世纪初开始,塔里木河沿岸的数百万亩的农田开展了节水改造工程。二十余次的生态输水,让其彻底摆脱了断流的困境。大面积的胡杨等植被的更新与修复使下游重现生机。时至今日,位于尾间的台特玛湖面积已超300平方公里。
作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现如今的塔里木河凭借着科技与交通的力量,将滔滔的流水化作飘香的瓜果,涌入万家灯火;亦化作柔软的棉花,穿戴在身;更可化作美味的佳肴,走向世界.,而对于生活在东部的我们,也许遥远的距离让它从未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也许你也从未见过它的模样,但其实,它一直在我们的身边。
(摘编自星球研究所《塔里木河:做河,好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自己拧成‘一股绳’ ”指叶尔羌河将所有细流汇聚在一起, 以冲破群山阻隔。
B.“发散”指河流们在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时,降低流速使得水流向四方散开。
C.“裁弯取直”是塔里木河弯曲的河岸线,因凹岸相连而产生的一种地理现象。
D.“楼兰”代指那些因人口迁移、胡杨死亡而出现的湖泊枯竭、城镇衰落的遗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塔里木河虽然在干流水量和长度上不及黄河与长江,但其对流经土地的灌溉与滋养同样有着重要贡献。
B.作为塔里木河的主源之一,叶尔羌河起源于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东南侧冰川,沿途汇入了众多冰川融水。
C.罗布泊曾经湖面广阔无垠、水源充沛,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并孕育出拥有璀璨文明的楼兰古国。
D.得益于新世纪的节水改造工程和生态输水,如今的堵里木河完全摆脱了断流的困境,下游重新焕发了生机。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塔里木河作为国内最大的内陆河流,尽管为沙漠所阻最终没有流入大海,但对东部地区依然产生了一定影响。
B.大面积的土地被冲积扇覆盖并受到流水的滋养,加之丰沛降水使得此地气候变得湿润,从而推动绿洲的诞生。
C.塔里木河随季节更替而出现的枯洪变化,使得沙漠在河流改道时才得到水源滋养,从而为周边地区孕育生机。
D.如果能够及时践行科学的环保理念并对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塔里木河就不会遭遇水流枯竭等生态问题。
4.作为一篇优秀的科普文,本文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请简要说明。(4分)
5.某校跨学科学习小组围绕“奔腾不息•润泽万物”主题,向同学展示塔里木河的“前世今生”,应联系哪些学科进行展示?请根据材料分别列举内容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河水
赵荔红
某年夏天,我在布拉格小住。房子在伏尔塔瓦河西岸。有一天,从城堡转回来,天已昏暗,河面黑蓝,只剩薄薄一抹夕光染出山下屋瓦的红,草地绵延着融进暗黑树林,归林的鸟啾啾叫个不停。突然,低哑的二胡曲哽咽而出,穿破夜幕,如一个人在倾诉,一句一顿,时而幽咽叹息, 时而缠绵悱恻, 时而悲怆激越,情绪抑抑扬扬,节奏顿顿挫挫,如河水,在清晨、午后、黄昏,或柔情流淌,或如漩涡回旋,或遗礁石激起浪花。是《江河水》,在异国他乡,听见这支二胡曲,泪水瞬间涌出……
在这布拉格晚暮中,伏尔塔瓦河在脚下湍湍地流淌,缠绵哽咽的二胡曲,令我泪水盈眶———在这里,我终究是一个过客,一个漂泊者,一个异乡人。遥远的东方,那里,有我的祖国,我的敌乡,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