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山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620字。
山东省泰山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 本试卷满分150分,共10页。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之复杂、变化之迅捷,已远超我们的想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变得触手可及。如今,百度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可以引导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奔驰,可穿戴技术能让你的衣服监控心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诞生了首个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机器正大举进入全球制造业,代替人类在做许多工作。从基因测序到纳米技术,从可再生能源到量子计算,各领域的技术突破风起云涌,新技术不断催生着更新、更强大的技术,并不断交叉迭代,融合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信息爆炸、大裂变式的脑力增长正以全新的、强有力的且令人惊诧的方式,挑战和重塑着社会根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世界变化太快了,引起了人们对“乌卡时代”(VUCA)的共鸣。所谓“乌卡时代”,即指具有易变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 (ambiguous) 的时代。“易变性”指事情变化非常快,“不确定性”指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复杂性”指每件事会牵连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模糊性”指关系不明确。这意味着,秉持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应对单一社会生活情境的时代一去不返。
苹果公司现任CEO蒂姆•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如今世界需要的是能与机器共舞的“聪明的创造者”,这样的创造者须具备机器所不具备的“21世纪能力”。“21世纪能力”被世界各国视为当前和未来社会中个人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学科能力,其中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等,其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取材于刘月霞、成晓霞等的文章)
材料二: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路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理念不断发展。
当下,研究者普遍认为解决真实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路径。十七世纪的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这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与近代以来社会对大量高效的产业工人的需求相契合。然而,单向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已无法适应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没有体验,知识只是干瘪的教条,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各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只具备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难以适应“乌卡时代”的要求。
B.库克“担心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提醒人类警惕僵化机械的程式化思维,丧失主动思考、创新意识。
C.培养“21世纪能力”需要的真实问题,多来自生活生产实践与符合真实逻辑的模拟情境。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契合对大量高效的产业工人的需求,强调知识在体验中的迁移应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来临,数据录入员、流水线工人等职业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B.跨学科知识叠加得越多,学科内容整合得越及时,学生学习效率越高、思考越深入。
C.保持学生的独立性与独特性,加强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他们就能完成自主合作的学习。
D.时代的不确定性、模糊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不确定的、多元的、没有明确标准的。
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中“跨学科整合”要求的教学案例是(3分)( )
A.历史课讲解《三大改造》时用歌曲《社会主义好》导入新课。
B.语文课组织“《红楼梦》大观园虚拟重建”项目化教学。
C.物理课推导牛顿定律时,引入数学微积分计算。
D.语文课讲解《乡土中国》后,要求学生用统计学图表分析农村人口变迁。
4.材料一与材料二在论述内容上有何关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下面是一份关于“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教学设计。请根据原材料,结合该设计内容,说明其体现了哪些学习理念? (6分)
为践行“绿色校园”理念,某校开展“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项目学习,任务如下:
任务一:现状分析(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垃圾分类问题,运用地理空间分布图与数学统计工具整理数据,形成分析报告)
任务二:技术开发(结合物理传感器原理、信息技术编程,设计可识别垃圾类别的智能垃圾桶原型)
任务三:材料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测试可降解材料的耐久性,结合生物知识评估环保性,确定制作方案)
任务四:社区联动(与周边社区合作,策划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利用美术设计宣传手册,开展公益讲座)
任务五:成果展示(小组通过路演汇报成果,接受师生、环保专家及社区居民的综合评价,优化方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文本一:
华威先生
张天翼
转弯抹角算起来——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叫他“华威先生”。
“三点钟还有一个集会。”于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车。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
这个城市里的黄包车谁都不作兴跑,可是包车例外。据这里有几位抗战工作者的上层分子的统计——跑得顶快的是那位华威先生的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