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5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8 10:24: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9580字。

  甘肃省2025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本身及其从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在书中,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是专指狭义的广播、报纸、电视等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机构,而是在更广意义上实现人的延伸的各种技术与中介。该书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可以当作人类感官的延伸:基于文字的印刷品是人类眼睛(视觉)的延伸,基于声音的媒介是人类耳朵(听觉)的延伸。换言之,媒介优化了人受限于时间、空间对信息接受的过程,使得人基于媒介尽可能将时间与空间内蕴含的信息“尽收眼底”。
  媒介的进化过程即是人的感官不断延伸的过程。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类的总体知觉,人类因此实现沉浸式交互、交流,获得超真实的感官体验,但也不知不觉中逐渐削弱了人类的主体意识。
  (摘编自杨晓路《基于人类延伸的媒介二重性》)
  材料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过程即文化再生产、传播和接受的过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作为目前最强大的文化生产工具,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活化的各个环节扮演重要角色,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效率和效果。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过程可以描述为“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先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编码,形成有意义的符码,提升文化的“可见度”。传统电视电影的编码,利用摄影摄像技术,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被编码的文化信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编码,可以极大地提高编码效率。一方面,运用AI对传统文化实物信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解媒介》一书,在分析媒介的作用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媒介本身,而且关注媒介从古至今的变化及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B.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可以当作人类感官的延伸,基于此也能对人受限于时间、空间对信息接受的过程进行优化。
  C.“编码与解码”,指优秀传统文化活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前者指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后者则指其传播与接受。
  D.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处理信息时,会受制于算法程序、算力技术和信息环境干扰,编码后可能出现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信息。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借用《理解媒介》中作者的观点,阐释了媒介的含义及媒介在传播中的作用。
  B.材料二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相比传统电视电影编码的优势。
  C.材料二提及的虚拟敦煌博物院、《唐宫夜宴》节目,都是借助AI创造的文化产品。
  D.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提出问题,材料二、三则侧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文字、声音的媒介,不能实现沉浸式交互、交流,获得超真实的感官体验,这是由媒介在延伸人类感官上的局限所决定的。
  B.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在优秀传统文化活化的各个环节扮演重要角色,是因为它作为目前最强大的文化生产工具具有不可替代性。
  C.通过AI技术创造性转化来激发受众对文化的了解、热爱和文化自觉,进而建立文化自信,才是优秀传统文化活化的目的和方向。
  D.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技术难以避免地带有主观偏向性,所以具体到不同的文化产品,需要受众自己辨识信息的真伪。
  4.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工具赋能优秀传统文化活化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4分)
  5.“技术是包含肯定性‘解放’力量与否定性‘控制’力量的矛盾统一体”,这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判断其是否与原文意思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方法、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能力。学生要熟悉常见的论证方法,理解材料的结构和思路,判断选项关于论证的分析是否正确。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学生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选项中关于文本内容的说法进行正误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学生需要从材料二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活化的表现。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体面  蔡崇达
  春节前回到老家,晚上吃饭的时候,妻子问母亲:“找到可以带去北京的保姆了吗?”自女儿出生后,我们换了几个保姆,可总觉得她们照顾孩子不那么上心,做的饭菜也不合我们的口味。母亲说:“现在老家的妇女可稀罕了,东石镇的男孩子长大后东南西北地去工作,这群妇女就天南地北去支援了。”
  我听出母亲的意思,这事应该没戏了。说完这句,母亲就不打算继续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