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9580字。
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新媒体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改变了受众原有的媒介接触方式,媒体传播呈现时间和内容碎片化的特点,受众倾向于接收短小精悍的传播内容。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传播要求,一方面,内涵深刻的非遗需要被分解成零散的碎片化信息,其深层文化精髓需要通过浅显、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被分解后的碎片化信息会消解非遗的文化内涵,难以展现非遗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为了迎合受众的娱乐需求,多数新媒体运用大数据算法等先进传媒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娱乐化处理,降低了非遗传播的严肃性,这种泛娱乐化的传播方式极易导致非遗传播的边缘化。由于非遗的内容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思想性、知识性和一定的艺术性方面,娱乐属性并不高。然而,如果非遗在传播过程中强化了娱乐属性,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就会被弱化,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让位于浅层次娱乐快感的做法会使受众丧失对非遗内容和思想的理解与追求。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促进了信息的个性化传播,其精确推送功能已得到广泛应用。精准定向推送实质上是一种定制化的传播方式,定制外的其他信息很难被传送给受众,而小众的非遗信息往往属于定制外信息。这种传播学上的“马太效应”使得非遗信息在定制化推送过程中处于传播链的底端,很难得到广泛传播。此外,新媒体平台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和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会优先推送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具有商业盈利性或者娱乐性的内容。而非遣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内容具有特殊的民族属性和历史属性,与普通大众的当下生活距离较远,因此通常不受大数据精准推送的青睐。
新媒体时代亦是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广大受众倾向于从海量信息中挑取个人偏好的内容,并在拥有相同兴趣爱好或文化背景的圈子里分享传播,从而形成了信息传播的圈层化现象。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圈层化特征日益明显,它以趣缘联系和文化认同为基石构建信息传播圈层,这些圈层内部信息传播效率高,而圈层外部的信息传播效率则相对较低。同时,圈层内的某类信息流动饱和,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效应,进而排斥其他信息。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圈层内的受众和关注度较少,属于被排斥的其他信息。这种由个人兴趣驱动的圈层化信息传插模式使得对非遗关注较少的受众接触非遗的机会日益减少,加之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和娱乐风气盛行,小众非遗在多重不利因素下更难突破圈层限制,实现广泛传播。
(摘编自于丽臣《新媒体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与破局》)
材料二: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故事的源头活水,其内涵的深刻性、形态的多样性、叙事的共通性,使其成为国内外传播舞台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主流媒体需要充分认识挖掘文化遗产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的重要性,以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点不利于非遗价值的展现。
B.新媒体对非遗的娱乐化处理会影响受众对非遗的理解和追求。
C.要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D.主流媒体要按照年轻用户群体的文化偏好与消费习惯去赢得流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数新媒体使传统文化价值让位于浅层次娱乐快感,与迎合受众的娱乐需求有关。
B.非遗信息成为定制外的小众信息,这和它与普通大众的当下生活距离较远有关系。
C.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圈层化特征日益明显,圈内与圈外会有很大的信息差。
D.传播方式变革使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展示更多元,文化遗产自然会活起来、走出去。
3.基于材料中非遗的传播困境,下面不太适合作为破局之策的一项是(3分)
A.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等非遗创作者在平台上开设账号,发布更多高质量的非遗内容。
B.拍摄非遗纪录片,突出画面主体,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拉近非遗与受众的距离。
C.相关主体对濒临失传的非遗,通过提供专项基金、专业培训等方式实施抢救性保护。
D.相关主体通过培养意见领袖,设置议题,塑造非遗正面形象,引导粉丝开展正向传播。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在下面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5.我国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要求:非遗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拓展非遗传播渠道"。请根据材料谈谈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要在理解材料内容得基础上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偷马贼
艾芜
半夜过后,隔壁店里忽地吵闹起来,原因是打失一匹马。不久又听见说:马已找回来了,贼却打在山那面躺着。大家都一时嚷着高兴的声音。
我的店老板却来掀醒了我,小声说:“你去看看吧,不晓得哪个倒了霉,说不定就是老邓……唔,不管他是哪一个,你把这药给他,止止痛也好。”随即将一个小纸包递给我。
他这样好善的举动,不免使我颇为奇异。可是我又不好问他帮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