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调研2025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一)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pdf
  • 资源大小: 4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5 11:28: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760字,答案扫描。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在翻越大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正是有了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红军才战胜了空前的困难,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
  红军的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红军在行军途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行进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
  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后保存下来的红军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是党极为宝贵的精华,构成以后领导全民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无数人试图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但只有毛泽东的总结最通俗易懂、最高屋建瓴。这个人类历史上人数最多、路程最远的战略转移,毛泽东高度概括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流传甚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军跨越江河,翻越雪山,穿越草地,以崇高理想信念和顽强意志战胜困苦,这就是长征的现实价值。
  B.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一次伟大实践,其意义重大。
  C.材料二作者认为,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都是在强调红军长征的传播属性,这是自己一个独到发现。
  D.材料二中“红军长征中大比例牺牲”能印证材料一中“长征后保存下来的红军人数虽然不多”这句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征胜利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长征铸就的“长征精神”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B.长征成功地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
  C.长征的物理周期虽然不是很长,但长征的传播周期却是长远的,一直到今天。
  D.从长征胜利所取得的诸多成果看,红军开始长征时并非出于军事上的原因。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的数字触目惊心,它直观地反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B.材料一中所写的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事迹十分感人,这个事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先人后己的思想境界。
  C.材料二运用“创业团队”“白纸”“上市”“路演”等比喻,生动别致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长征的过程。
  D.材料一“死亡陷阱”的“陷阱”和材料二“传播红利”的“红利”,都属于当下某领域的流行词汇,既形象又通俗。
  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毛泽东“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几句话,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请简要概括“理想与信念”在红军长征中发挥的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恩人
  冯伟山
  杨连长和小陈躲在一座大山半山腰的山洞里,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杨连长望着瘦弱的小陈,眼睛湿了。他吃力地从地上坐起来,拍了拍小陈的肩膀,说:“干革命嘛,总有困难和牺牲的,咬咬牙,我们会挺过去的。”小陈是他的警卫员,刚满十六岁,身子骨瘦小,但聪明机敏,杨连长很喜欢他。
  已是深冬,从洞口向外望去,①大山连绵,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