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ppt363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1张,教案约236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散步》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梳理散步中分歧产生与解决的过程,把握人物形象,体悟一家三代之间浓厚的亲情;
3. 通过朗读,涵咏叙事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朗读技巧;
4.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通过梳理散步中分歧产生与解决的过程,把握人物形象,体悟一家三代之间浓厚的亲情;
2. 通过朗读,涵咏叙事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朗读技巧;
3.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孝”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从金文中的“孝”字来看,上半部分好似一位长者,下面像是一个张开双手的孩子,所以一个小孩搀扶着或背负着一个头发稀疏的老人走路是古人对“孝”的最初理解。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莫怀戚先生的脚步走进没问《散步》,感受祖孙三代的孝悌亲情......
二、检测预习
1.有感情朗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要求: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明确】:初春我们一家人在田野散步时发生分歧,最后母亲尊重孙儿的意愿,选择走小路。
三、认识分歧
1. 结合散步过程中分歧产生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填补思维导图。
(教师提示:1、2、3、4填人物;a、b、c根据箭头指向填相对应的内容)
【明确】:
四、认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