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7300字。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基础知识 练习题
一、语段综合
1.[2024•长春开学考]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出现,( )远流长。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它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 )的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诗经》中也有关于孝的具体表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要做到孝, 父母是最基本的要求。
孝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论语》中就有多处孔子对孝的阐述与回答。学生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而关于如何行孝,孔子这样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在当下,或出于习惯,或出于无奈,很多年轻人往往没有做到孔子所指的 和 父母这两层含义。
(1)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及“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源 需 长我育我(zhǎng)
B.渊 需 长我育我(cháng)
C. 源 须 长我育我(zhǎng)
D. 渊 须 长我育我(cháng)
(2)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例如,“孝”字是由“老”的上部分和“子”字合成,它从字形上体现了子女与老人的关系。下面各组汉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 )
A.休 采 炙 牧 B.日 目 木 篇
C.上 本 臣 问 D.校 城 景 众
(3)联系上下文,在文段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善待 恭敬 陪同
B.赡养 尊敬 陪伴
C.养育 尊敬 陪同
D.善待 养育 陪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一曲【甲】长江之歌【甲】,唱出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依恋。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接纳百川,汇聚千流,穿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经吴越,茫茫九脉,浩荡东流,奔腾入海。滔滔江水,滋养了wò野千里的鱼米之乡,也孕育了深厚的长江文化。千百年来,烟雨朦胧的水乡泽国,更是催生出一个诗意的文化符号【乙】江南【乙】。万里长江横guàn东西,支流辐辏,港埠星罗,物畅其流。长江,以其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并蓄的胸怀,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赓续与发展。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气概
哺育
wò 野千里
横 guàn 东西
(2)《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罗”的部分义项是:①捕鸟的网;②陈列;③招请,搜集;④质地稀疏的丝织品。根据文段内容,“港埠星罗”的“罗”在这里的意思是 。(填序号)
(3)【甲】处应填入 ;【乙】处应填入 ,表示特定称谓。
A.双引号 B.破折号
C.书名号 D.省略号
(4)“长江,以其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并蓄的胸怀,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赓续与发展。”这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 [2023•榆树期末改编]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它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与未来。极具地域风韵的短片《相约杭州》,让古今杭州隔空对话,展现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多元风采。杭州亚运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