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满仓老师的诗词对联看下吉中学的风云变幻
作者:王三卫 时间:2006/2/21 18:53:1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703
曹雪芹说:“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这句话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成功的背后必定有流淌不尽的心血和汗水。这一点,王老师深有感触,请看他2004年7月8日写得的一首小令(词的一种形式):
[相见欢]·奇迹在眼前
三年岁月峥嵘,急匆匆,且看景贤人风雨兼程。熬心血,洒汗水,吐精诚,赢得上线学子超百名!
景贤人每天紧紧张张,匆匆忙忙,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度过了多少不平凡的日日夜夜。他们每天早起晚睡,辛苦耕耘,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他们凭着“愿得耳朵聋一个,捧起明星千万颗”的精神,终于迎来了景贤书院有史以来的奇迹,真乃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在2004年高考中,我们学校有两个王牌军:一个是王小明老师带的理科补习班;一个是王满仓老师带的理科应届(2)班。这里我想着重分析一下理应(2)成功的原因。首先请看王老师于2004年5月8日所作的一副长联:
忆往昔,东西南北四面八方聚景贤,四比慰余屡过关。千余日你追我赶,酸甜苦辣敢息肩?
喜今朝,春夏秋冬三热两寒成宝剑,三箴警我莫等闲。百套题手写心算,难易生熟向问天!
此联是王老师为理应(2)班诸学子即将赴渭参加高考之际所做。自带班之日起,他就下定决心,非带出个样儿不可。他首先从班级文化建设抓起,让学生树立“求学与做人并进”的思想观念,力求全面发展,注重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着力培养学生“健康活泼、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
于是他提出“四比”口号,即“比勤奋、比刻苦、比做人、比文明”。并通过家长会、班会予以强化,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比”班风和学风。并以此为核心,他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语文课的独特优势,不断丰富其内涵,形成了以“四比”为主要内容,以“比学赶帮超”和“做人步步进”为两翼的班级文化 。经过一番努力,这种独具特色,注重素质教育的班风、学风和班级文化深深地召唤着每一个学子,使得他们欲罢不能,欲止不休。从而在两年内,使该班成了04级的王牌军。
进入高三以后,王老师又适时调整了班风、学风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适应新的要求,把原来的“四比”发展为“七比”,增加了“比超越、比坚持、比调整”这三项内容(联语中称为“三箴”)。“比超越”就是与他人和自己比,既要努力超越自我,又要不断超越他人。“比坚持”就是看谁能坚持到底 ,谁能坚持到底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比调整”就是调整好情绪和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每天都做一点点。
不仅如此,他还在高三上学期召开主题班会,不断激励学生。班会课上,他以诗言志,既表达了他自己的一腔热血,又表达了对每一个学子的殷切期望。他这样写道:
三尺讲台度岁月,人生无悔感慨多。
愿得耳朵聋一个,捧起明星千万颗。
当他充满激情地诵读完这首诗时,阵阵掌声响彻了理应(2)班教室。学生们在他的感召下,在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中,一个个摩拳擦掌,拼搏竞争,表现出不凡的人生志趣和冲天的干劲。潘卫宾同学在其《一剪梅》里这样写道:
拼搏进取今日始,六月虽短,只争朝夕。
谁言浪子难回头,寒窗月下,清风拂衣。
笑对高考三张卷,提笔疾书,满怀信心。
待到金榜提名日,城郭内外,遍传佳音。
真乃有其师必有其生也!
高考将临,他又根据学生充满信心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撰写了上面那副长联。既是砺志,又是壮行。上联从昔日的“勤奋刻苦、拼搏进取”起笔,既刻画出学子们“当初怀揣理想,聚集景贤书院,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又写出了令人欣喜的巨大进步,这就为下联抒发“在高考中一试身手,展我英才”的豪情壮志埋下了伏笔。于是乎,便在下联自然而然地吟出“喜今朝,春夏秋冬,三热两寒成宝剑”的高度自信,同时又进一步概括了进入高三以后“那充实而又激动人心”的学习生活,抒发了“同学们在‘三比’这三个箴言的指导下,作了上百套题,早已练就了一身硬功,等待祖国和人民挑选”的一腔豪迈激情。联语在结尾时,并未以直白的语言道出这种豪迈自信之情,而是以“难易生熟向问天”这一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语言作结,特别是“向问天”三字,即含蓄委婉而又极富诗意地表达了学子们踌躇满志的情态和意趣。此联用语豪迈奔放,抒情真挚热烈,内容流贯畅达,上下过度自然,加上“三字、十一字、七字”长短变化、骈散相间、错综交替的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难怪2004年高考中,他所带的理应(2)班取得了二本上线率超过了50%的优异成绩。我想对联中的豪迈激情和他三年来呕心沥血、独具特色的工作,大概就是李校长对2004年高考所作评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深刻含义吧;我想这大概就是“景贤人气旺,下中事业兴”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吧!
四、试锋芒,独占鳌头,还须望尽天涯路;竞风流,力争上游,会当横绝峨眉峰!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拼搏才会赢得未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4年高考创下的奇迹已经成为历史,后面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是更大的挑战。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是我们每个景贤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里,我又想起了王老师的一副对联,我把它作了这一部分的标题。虽说这副对联是他为2001年我校期中考试之后的表彰大会所作的,但其主题思想正好是我们此时此刻所思考的问题,因此以此来做标题,是最好不过的了。
2004年,我校已在高考中“初试锋芒”,并且“独占鳌头”。然而,我们绝不能就此满足,还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去创造更大的奇迹。再看看07级这届学生,他们的基础相当好。在去年期末统考中,07级(1)班的成绩和瑞泉中学火箭班并驾齐驱,其中数、理、化单科成绩在临渭区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有这样好的生源,有这样好的势头,“竞风流,力争上游,会当凌绝峨嵋峰”的豪言壮语怎能不会实现?虽然目前我们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后勤管理跟不上,基础设施较差,校园建设落后,距离市级示范高中的目标还有比较远的一段距离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我们必然会迎来景贤教育史上更加灿烂辉煌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拭目以待,等待那“二零零七六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壮丽景象吧!远远的,我们已经听见瀑布的声音……
文章评论
共有 45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里面有我写的文章,希望您能看看,指点指点!还有我画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