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个场面写生动技巧指导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记录的画面,比如同学生日的画面、课堂上老师上课时各种的画面、下课时同学们玩闹的画面、爸爸发脾气的画面、老师批评同学的画面、升国旗、颁发奖状、辩论赛……
有心的同学总能发现素材,更有心的同学能够把这些素材写进自己的创作本上。当然,有心的同学,在班上的比例总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老师布置的情况下来完成记录的。
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孩子们总算找到生活中值得记录的画面,但即便这样,还是很多人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不知从何着笔。这些孩子经常是三两句就把一个画面或者一件事给写完了。哪怕老师一直强调要生动再现当时的情景,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再现。今天小忆老师教你几招,轻松搞定场面描写。
01
首先,你要明确场面的聚焦点什么,也就是你要营造的是什么氛围。
比如这个场面是温馨的、浪漫的、激动的、兴奋的、忧伤的等等。聚焦点的明确有利于我们场面描写的顺利展开,所有的描写都要有一个聚焦点才能发散出去。比如《开国大典》营造的是一种庄严的氛围;《狼牙山五壮士》营造的是一种悲壮的氛围;足球比赛营造的是一种紧张的氛围;生日宴会肯定离不开一种快乐的氛围……
又如写《记一次辩论赛》,聚焦点可以确定为“激烈”。确定了激烈的氛围后,我们就开始开展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我们最常用的是“点面结合”的手法。当你确定描写的氛围是什么后,可以通过”全面“扫视的方法,把整个场面先呈现给大家。比如《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这就是一个“面”的描写。把那种战斗时那种紧张激烈描写出来。目的是吸引读者,把读者带入你描写的场景中来。
再如,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也要学会先渲染一个紧张的氛围来。
“
我反对!”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正在进行中。
刚开始大家都鸦雀无声,后来慢慢地进入佳境,大家的话匣子都被打开了,开始进入你一语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了。那场面好不激烈。
02
其次,特写镜头不能少。场面描写,说白了就是场面里面的角色,分别在做什么,我们要把镜头聚焦到每个人身上,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把每个人都给镜头“扫视”一遍,再慢慢地给每个人一个特写镜头。
这个时候的特写镜头,一定要慢下来,把人物的每一处神态好好写下来,每一次的动作尽量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来,语言的描写,不要使用长句子,长句子不利于表达一种激烈的场面。
除了神态、动作、语言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描写:心理。内心世界别人是看不见的,我们既可以通过外在的五官表达出来,也可以详细讲述自己的内心世界,站的角度不同,身份不同,心理活肯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辩论中的双方,他们正反方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参与辩论时,积极发言和看客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辩手看辩手:
看对方是“霸气十足”,自己是“洋洋得意”。
“我们俩眉毛都飞起来了,嘴巴张着老大老大鼻子,鼻孔胀得老大老大,眼睛里冒着火缸好像要把对方吃掉一样。”
看客的心情和辩手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
“很想帮助杏洳的,但怎么话到了嘴边,我却说不出来呢?我心里那个急呀!我可不想当个吃瓜群众,别人都看着呢!但是这些人都不给我一点点机会啊。”——看客
“就这样,我们两个争吵得面红耳赤。就当我们激烈地辩论时,特别渴望有队友来救援,可是,那些吃瓜的队友们一直不理我,一直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听得津津有味,好像是在听我们说书一样,完全不把自己当做辩论选手,我内心那个崩溃呀,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我身边这一位一样的队友啊。我太难了。”——辩手
03
最后,在“点”的描写中,要突出重点。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中,虽然每一位壮士都给了特写镜头,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班长马宝玉,每一个特写镜头几乎都围绕着他来展开。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因为只有重点描写,才能让人更加深刻。比如你要刻画课间吵闹,你要重点描写一两个吵闹到什么程度;你写竞选班干部激烈,你要详细刻画两个实力相当的同学,如何竞选,如何陈词,同学们的反映又是如何……
上周五我们班竞选“阅读小能手”,刚开始同学们都面面相觑,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上来。有几个同学一直朝爱阅读的同学使眼色,有的直接喊出名字来鼓励他们上台竞选。但几分钟过去了,班上的同学还是沉默着。正在我要宣布是否要直接弃权的时候,杨硕就率先站起来。自从他站起来竞选,后面就有几个同学争着上来,的竞争开始越来越激烈。就在我要公布结果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老师,我还没上。我也要竞选。”说话的是我们班公认的朗读小能手王子恩同学。
这个竞选的场面还是很好把握,每个人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哪怕是同一件事,也可以写出不同的效果来。竞选者有竞选者的心理,看客有看客的心理,落选者和获奖者也各有自己的想法。
看客的眼中的“竞选”:
不过,”危在旦夕“的时刻,总会有勇士挺身而出。自古”乱世出英雄“,国家危难之时是如此,班级危难之时亦是如此。而我们班这位英雄,正是杨硕。只见他一跃而起,直蹦三寸高,昂首挺胸地走向讲台,开口便直奔主题”我来竞选阅读小能手,因为我从小非常喜欢看书。我到现在已经看了……“就是这么一位英勇冲锋,引无数豪杰竞发言的同学,他的举动,把全班原本死气沉沉的氛围带动了起来。
待同学们都竞选完毕,老师正要开始统计票数,谁知却猛地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等一等,我 还没上呢!“接着她小跑着上台,当她说明竞选来历时,全班躁动起来。要知道,她可是我们班的朗诵之王,其他人与她相比,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了。你看:把参与竞选的童乐给吓傻眼了,嘴巴张得比皮球还大,当她开始朗诵《满江红》的时候,那气势如长江奔浪,那气场如金戈铁马,那气概如君子大丈夫,最后赢家非她莫属!——侯雨轩
(点评:这观众想来当初没有上场,估计是早已料到我要布置写作文,提早做好观察的准备,把每个细节都写得这么详细。厉害了,小侯子。)
竞选者眼中的“竞选”:
细数我的几个竞争对手:施锦浩(不怕,没什么战斗力),童乐(有点意思),王子恩(呜呜,没机会了)。
首先上场的是施锦浩,他本来讲得豪气冲天,但当听到老师请他朗诵一首诗的时候,他顿时气势全无,问道:可以不要么?这是”诵读小能手“的竞选啊,肯定是要朗诵的啊。无奈,他只能朗诵了一首《沁园春??雪》,读到一半的时候,他已经读不下去了,因为同学们被他”浓浓的四川“口音笑得实在听不下去了。
……
王牌上场了!王子恩读《满江红》时的气势,简直读出了一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感觉!我一听,就知道:哎,没戏了。
当我知道了王子恩得到”诵读小能手“的称号时,我心里一阵刺痛,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了下来。为了不让大家看到,我赶紧把头埋在手下面,没错,我哭了。如果你要笑我一个六年级的大男孩竟然还哭了,那我也没办法。毕竟原本是我觉得很有把握的奖项。原先一到三年级,那都是我拿的”诵读小能手“,那时候哪里轮到王子恩啊。可是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她已经“武林高手”,在诵读界“傲视群雄”,大家早已经忘了我这位刘英雄的存在。
“待从头,朝天阙”这是岳飞对宋朝江山的呼唤,这是他向天地发出的决心,此刻,我也希望能够和岳飞一样,苦练自己,待从头,创辉煌!——刘政洋
(点评:求施锦浩内心受伤指数!但是同学们更关心的是:当时的“眼泪”是真流了吗?不得不说,这个细节捕捉得极为传神。)
看到孩子们这么丰富的内心世界,为师表示:我落后了。未来的时代属于你们,奔腾吧,孩子们。但是奔腾还需要把本领领扎实,任何时候,把文章写好是硬道理!
看到这里,小朋友们是不是也很想来动笔写一写?不妨就班上某一次竞选试试看,从你是观众或者你是竞选者的角度,人选一个角度,把当时竞选的场面描写下来,记得要捕捉”特写“镜头哦。希望每个同学都像大侦探柯南学习,不放过生活中每一个值得记录的画面,并用自己妙笔,让这一个个画面“生花”,点缀你的记忆长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