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都要知道的十种不良听课习惯
作者:孙云晓 时间:2017/8/8 15:05:47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283
(1)认为课程单调无味
一名差的听课者一经判断讲课将是单调无味之后,就会心不在焉。而这种判断通常不是以知识而是以无知为基础的。
一个好的听课者,即使课讲得似乎很单调,也会倾听可能是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知识。
(2)批评讲课
一个差的听课者常常找讲课者的岔子一一也许是不修边幅,或者是声音单调一一一并推断这样的人是讲不出什么重要的内容来的。
一个好的听课者清楚地认识到上课不等于时装表演。他所追求的是观点、思想,而不是找批评的靶子。
(3)过激反应
一个差的听课者由于专门注意了自已与讲课者观点不同这件事,以致没有听到大部分讲课内容。
一个好的听课者是用脑子而不是用感情来听课,他只是把不同的观点记下来,以便课后向教师请教,然后继续听讲。
(4)只听事实
一个差的听课者要的仅仅是事实。认为“具体的阐述”只是他人的观点而已。
一个好的听课者想知道事实是怎样证明原理的,例子又是如何说明概念的,论据是怎样证明论点的。他认为事实是重要的,但只有和原理、概念、论点联系起来才有意义。
(5)概括一切
一个差的听课者企图将每一堂讲授的内容通过详细的概括硬套进一个刻板的模式。他忙于分析形式和风格而忽略了内容。
一个好的听课者却按照讲课者的题目和组织形式来校正自己的笔记。
(6)伪装注意
一个差的听课者两眼紧盯讲课者,随后就放松了,他们期望在课后学习的时候从课本里获得相应的信息知识。
一个好的听课者认识到每堂45分钟的讲课是获得讲课者花了几个小时才搜集起来的论据和概念的一个机会。
(7)分心
一个差的听课者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理由,脚步声、门的廾关声、咳嗽声以及铅笔落地的声音而中断聆听教师的讲课。
一个好的听课者约束自已不去理会使他分心的事,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课者所讲的内容上
(8)仅仅选择简单的内容
对于一个差的听课者来说,要听懂讲课者复杂的论点和思想是世于辛苦而困难的事,这种学生要的是娱乐,而不是学习。
一个好的听课者求知欲望很强,他想了解讲课者是如何证明自己观点的,对于困难的、技术性的或者复杂的思想并不惧怕。
(9)对于感情词反应过激
一个差的听课者一听到一些激起个人感情的词,便会产生过激反应,几乎夫发脾气。他的血压会升高,于是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一个好的听课者听到同样充满了感情的话,反而更加仔细地听,以便领会讲课者的要旨或论点,并了解他的偏见在哪里。
(10)浪费思想速度
一个差的听课者也懂得思想的速度要比讲话的速度快得多(实际上快四倍左右)。差的听课者却懒洋洋地听着讲课,或者利用自已的思想速度来解决一些个人问题。这样就会使一个差的听课者跟不上讲课者,而将余下的讲授内容完全放弃。
一个好的听课者则利用自己的思想速度和讲课过程中的每一个间歇来区别论据和主要观点,很快地概括讲授的要求、预习讲课者一面所要讲授的要点。
以上十点不仅是孩子需要认真对照、加以更正的地方,也指出了成年人在听课方面觉的问题,很有借鉴意义。对比好的听课者和差的听课者的行为表现,让孩子找一找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从一个个具体的做法来纠正和突破,逐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认真体会倾听过程中的收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