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学生偷换升旗仪式演讲稿抨击教育鼓掌

作者:不详  时间:2012/4/12 15:15:21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767
  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扬子晚报4月11日)
  一般认为能够被学校安排站到升旗仪式上代表学生作演讲的学生,一定是属于品学兼优之类,是其它学生学习的典范了;当然他突然作出的大胆举动,也一定让在场的所有师生愕然,尤其一个曾经还在学校组织的“忆红色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乖”孩子竟然会当着3000师生的面大声“抨击教育现状”,这本身就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了。那他被学校批评教育之“言论不当,用词过激”的演讲内容到底又说了些什么呢?
  我们从报导中看到,这位堪称大胆的学生在其偷换的演讲稿中所抨击的教育现状:演讲开始,副校长徐辉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语气不对,“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徐校长以为接下来就会发生“转折”,但很快就感觉不对,这名学生还在继续说,“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现在的生活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这种变味的教育,我们学了有什么用?就是考上大学又能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
  显然他抨击的正是我们早就司空见惯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种种教育现况,不仅仅包括学校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包括父母家庭为适应应试教育而向他们灌输的所谓“理想”,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内容,也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社会舆论已经批判了N多年,能够引起轰动的唯一理由却是由一位中学生当着数千师生的面说出来,而且还是在升旗仪式上偷换了演讲稿这种特殊的时间地点之环境,我们不能说他这样做有多么正确,但如果考虑到当前学生在现实教育环境下所面临的巨大学业压力所带来的情绪化行为,他这种勇气却是值得教育者、值得社会反思的,应该给他点掌声。事实上据称演讲结束后,“不少同学还热烈鼓掌”,看来场下的学生们还是有同感的,虽然他们似乎并改变不了当前教育体制的环境现实。
  当然作为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化的表现就不可能在处理事物上考虑得很周全或观点完全正确,毕竟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成熟,甚至可能会设身处地的学业压力而思想偏激,但即使在残酷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他作为一个应该是品学兼优的、有资格代表学生登上升旗仪式上演讲的“好孩子”,能有这种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和想法已属难得,有老师说他是想出风头,可即使是出风头,在这样的场合恐怕也需要勇气和胆量了,至少说明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维、敢于表达、有勇气的孩子,让人看到了一些希望。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名学生所在的学校并未因为其“出格”的举止而恼羞成怒或严厉处分,汇龙中学副校长徐辉向记者坦承地表明了学校态度,“江成博同学在不适当的场合,言论不当,用词过激。”但他表示,学校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但不会像网上所说对其进行处分。“我们对学生很宽容,还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徐辉说,当时,音响主控台就在不远处,也有老师站在演讲台附近,完全可以断掉电源或让江成博停止演讲,“但那样也会打击他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坚持让他讲完。”。显而易见学校这种宽容和谅解的心态,同样也展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或许有这样的学风,也正是能出现敢于抨击教育现状的学生的一种小环境的原因之一,我们同样应该给这所学校一点掌声,这在目前时刻彰显教育权威的教育体制下,似乎显得难能可贵。
  毫无疑问学校的做法很理智,体现出一种胸怀。但回过头来讲,其实孩子们的呐喊,绝不仅仅是一种释压的发泄,更不是纯粹为了出风头,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恐怕才是教育者们以及全社会应该充分反思的地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