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绝对不该动辄被社会“教育”
作者:不详 时间:2011/11/2 18:19:33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53
10月24日,地坛小学学生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联赛。对垒的一方是由地坛小学学生组成的普通足球队,而另一方则是捧获2011年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冠军,曾多次参加有德国、英国、捷克、乌克兰和其他欧洲足球强国国家少年队共同角逐的国际大赛并多次获奖,是为俄罗斯联邦培养未来国家足球运动队员的“少年种子队”。
对垒双方实力相差如此悬殊,比赛结果可想而知。
这原本是一场极其平常的中外少年足球友谊赛,地坛小学举办此次联赛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在意比赛的结果究竟如何。
然而,这场普通的中外少年足球友谊赛却被一些以刺激受众注意力见长的媒体刻意片面报道、肆意炒作,15:0的悬殊比分使这所普通的小学乃至北京和中国的基础教育备受舆论的非议和指责。连日来,这一“事件”不断发酵,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家广播电台的一档新闻访谈节目中如此评论:这一比赛结果反映出“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他们没有时间踢球,也没有时间参加更多的体育锻炼”,而“‘根子’仍在于片面强调考分的‘应试教育’”。更有一位分析人士就此表示:“目前的高考制度不改革,中国足球就‘雄’不起来!”
简直荒谬!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尴尬外部环境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里,我们丝毫没有为当前中国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辩解的意图,也丝毫不否认我国教育亟需在诸多领域和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众多的社会问题不约而同地被人们纷纷归咎于教育!原本面对全社会提出的“钱学森之问”变成了只针对教育界的“考问”,高端创新型大师级人才长期“难产”,一些领域不正之风的蔓延,一些民众的公共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久减不掉、高校学术不端乃至一些领域的职评乱象丛生……如此等等,似乎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过错”造成的!
就这样,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也不管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责任和重负,都一股脑儿加在教育的身上。我们的教育经常背负着各种不合理的、不应该的责任和重担艰难前行,一些本该进行的探索乃至改革举措,经常因面临着全社会的过度“关注”而阻力重重。
当然,对于上述诸种矛盾现象和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但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上述矛盾现象和问题的解决,哪一个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即使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又有哪一个是教育界自身就能彻底解决的呢?一位业界人士就曾很无奈地表示:在事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问题上——比如给教师和学生减负,教育工作者却左右不了教育的内容!
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里,教育当是思想的高地,它引领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动辄被社会“教育”;作为社会之公器的大众媒体,理当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公正地阐发意见,而不是仅仅为了刺激受众的注意力而刻意片面报道、肆意炒作;而广大的社会民众,当理性地看待教育,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哄而起。如此,教育的深入改革和科学发展,才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土壤。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