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27 9:23: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xq 8340pb.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学校即将举办以“匠人??匠心”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节。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宣传栏中释“匠意” (23分)
  写在栏前的话
  何谓工匠精神?《周礼》说: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小尔雅》说:  “匠,治也。”工匠精神是对技艺的磨砺,也是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与创造,更是对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的坚守。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彰显了古代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明代王叔远用“技亦灵怪矣哉”演yì (▲)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丁肇中在《应有  甲  精神》一文说,这种精神对研究学术和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是不可少的;竺可桢细致入微地叙说了“物候”现象,展现了科学家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 乙  ,在铁路工厂开除了因懒惰大意而损坏钻头的工人,体现了其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
  工匠精神是不受固有思想的jī (▲)绊,是精细的改进与创新。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生活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使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举办以“匠人??匠心”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节,就是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大家智慧的火花,弘扬  丙  的创造精神,以勤奋刻苦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创造出绚丽的人生篇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4分)
  (1) 演yì (▲)               (2) jī (▲) 绊
  (3) 不懈 (A. xiè B. jiè)   (4) 瞬 (A. shèn B. shùn) 息万变
  2.根据语境,填写或选择合适的内容。  (3分)
  (1)  甲  处填写的词语是            
  (2)  乙  处的人物是(A.保尔??柯察金 B.朱赫来 C.冬妮娅)
  (3)  丙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A.相得益彰 B.运筹帷幄 C.匠心独运)
  3.文稿中画横线的一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4.学校选用以下文字来布置宣传栏,请在画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7分)
  工匠精神既体现在匠人的技艺上,也体现在古代文人的笔墨之问。  《诗经》如晨曦初露,预示着中国文学的辉煌历程,  《关唯》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①  ,  ②  ”起兴吟叹,美好形象呼之欲出:  “《桃花源记》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③  ,  ④  ”来表达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道之行也》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⑤  ,不必为已。”来弘扬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  ⑥  ,  ⑦  ”表现推己及人、含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真可谓千锤百炼方成器,匠人才华展无穷。
  5.宣传栏选用浙教版初中《科学》 (八下)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的材料。请从材料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至少2种)及其作用的角度,说说宜传效果。  (3分)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能够吸引铁的天然磁铁矿石,并利用这种磁铁矿石制作出罗盘。罗盘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指南针 (compass),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静止时它的勺柄指向南方,如图1-1所示:它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那么,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呢?
  6.宣传栏展示了同学设计的以下2个节徽。请模仿节徽【甲】的设计思路,给节徽【乙】写一段话,说明设计思路(80字左右)。  (4分)
  【甲】 【乙】
  设计思路: 节徽由星球和孩子的卡通图案组成。地球和星星象征科技的浩瀚世界; 孩子张开双臂拥抱星球, 表明喜爱科技, 追逐梦想的愿望。“科技筑梦”表达了此次科技节的主题, 以此呼唤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索。 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二,展板选文显“匠心” (26分)
  在科技文化节期间,有同学为制作展板准备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任务。
  一、感悟匠心的魅力
  朱自清光生的《经典常谈》独具匠心,书中有不少知识让我印象颇深。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  “  A  ”。墨家是有主义的,  《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屈原用诗歌揭示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B  ”。划时代的《说文解字》搜罗了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除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还把选字和用字分为“六书”,会意字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  “  C  ”。受辞赋影响,唐代之前的文士大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如果说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那么“  D  ”,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一样……凡此等等。                     (摘自学生《经典常谈》读后感片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