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20 21:53: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6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名师导学案
  一、重点
  1. 学习通过对话和简单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重点句式。
  二、难点
  品析人物形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一、整体感知背景剖析
  历史背景: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了所谓“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次思想大爆炸,其时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政治主张:本文所记之事应是在孔子晚年,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这一顺序就体现了孔子“长幼有序”的思想。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还在读书,这是为了“独善其身”,“修身”。孔子主张“入仕”,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以礼治国”。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二、重点研读
  分段研习,掌握文言知识点
  第一部分:孔子问“志”。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子路,姓仲,名由。曾晳,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②侍坐:陪侍长者闲坐。侍,陪侍。
  ③以:介词,因为。
  ④一日:一两天,谦辞。
  ⑤毋吾以也:不要认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毋,不要。以,动词,认为。
  ⑥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
  ⑦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不知吾”,不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